告别弯弯绕 洪水快快排

——写在晋安河直排闽江通道工程通水之际
日期:2019-06-18 09:15 来源:福州日报
| | | |

  

  晋安河直排闽江通道正式通水。

  

  昨日下午,在闽江北港防洪堤下的新出水口处,晋安河水正奔流入江。这意味着,备受市民关注的晋安河直排闽江通道工程“拿下”最关键节点,顺利实现通水。至此,该工程水利部分施工全部完成。

  从市城乡建总获悉,新开辟的这条“入江路”长932米,能把原先2个小时“弯弯绕”的旅程,缩短为45分钟。有了去闽江的“新路”,光明港上游和晋安河口水位将有效降低,为城区汛期排洪增添利器。

  江北城区新增一处重要排涝出口

  据了解,“新路”位于晋安河光明港口到闽江间,结合红星地块改造一并实施。水利部分包含四大“部件”,分别为引渠段(长120米)、红星闸站(长40米)、箱涵及检修闸(闸到闽江59米)。为让晋安河水“跑”得更快、更有力气,引渠段末端的红星闸站配有3孔挡洪排涝水闸和9台排涝泵站。该项目建成意味着,江北城区新增了一处重要的排涝出口,增加闸排能力212立方米/秒、泵站抽排能力80立方米/秒。

  “新通道有四大功效。”业主单位市城乡建总该项目负责人程文钊介绍,第一大功效为降水位,能有效降低晋安河口壅水,让该河口20年一遇的涝水位降低0.57米,提高河道输水能力;第二大功效为实现涝水快排,可使晋安河涝水排往闽江的行洪距离减少约6公里,实现在一次外江低潮过程排泄城区涝水,缩短城区受涝时间约6小时;第三大功效为降低起排水位,新建红星泵站的起排水位比其余几座泵站降低了1米,有利于提前预排预降水位,增加内河防涝调蓄库容;第四大功效是实现晋安河直接纳潮,可使闽江潮水直接上溯至晋安河中上游,改善内河水质。

  据了解,此次水利设施相关建设完成后,该项目将集中进行剩余红星闸站配套建筑物及厂房外立面工程、桥梁、雨污水管网等剩余节点施工,力争年底前全面建成。

  新通道提前建成拿下多道“难题”

  这条932米的新入江通道,在2018年1月进场后,接连碰上不少“难题”。得益于各部门各单位的通力协作,让本月底通水的目标提前实现。

  程文钊说,别看“新路”不到1公里,却包含水利、雨污管网改造、桥梁、景观等多项内容,施工时,交通导改、管线迁改、电力缆线原位迁改、地下电力管廊保护等,每个细节都是难啃的“骨头”。

  “排尾路以南压力箱涵位于亿力江滨小区间的瀛江路上,为最大程度取得居民的理解,我们多方论证方案,做好支护;还和社区配合,充分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施工中全程监测,让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程文钊说。

  面对压力箱涵交汇的排尾路、江滨中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相关摸排工作在施工前就已展开,给排水、温泉、燃气、通信、交警、园林等部门也全程“陪护”,随时随地解难题。

  施工所涉的电力缆线原位迁改、电力管廊保护等是工程最大难点,通过与电力部门积极沟通,用一个个好办法让箱涵与电力设施“和平共处”,同时确保其安全完好。

  闸站永久性高压供配电工程是实现通水目标的前置性条件之一,为不给通水“拖后腿”,相关工作均前置展开。在电力部门大力支持下,把常规“先土建、后安装”调整为厂房土建和设备安装同时交叉进行,最大程度缩短建设时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