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协商操作指南

日期:2019-03-15 15:10 来源:人社局 浏览量:
| | | |

  *什么是集体协商? 

  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的行为。 

  *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通过职代会等形式参与民主管理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力。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2010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的《福建省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条例》,对集体协商的内容、程序、协议的审查等做了详细规定。 

   * 集体协商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第一产生代表:产生协商代表;确定首席代表;聘请代表;培训协商代表。 

  第二启动要约:提出协商要约;要约答复。 

  第三协商准备:搜集各方面意见;准备协商资料;确定协商重点;进行协调沟通。 

  第四正式协商:举行集体协商会议,开始正式协商谈判,履行协商程序。 

  第五审议审查: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报送人社部门审查集体合同文本;合同公开、生效执行。 

  *开展集体协商有何意义和作用? 

  集体协商是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集体协商方式签订集体合同以进一步明确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为个体劳动合同的订立提供依据,是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共同做法。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有利于把劳动者的利益诉求纳入理性合法的轨道,减少劳动纠纷和利益矛盾,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理解沟通、真诚合作,有利于完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