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日期:2021-11-29 16:18 来源:科技局 浏览量:
| | | |
政策文件:

  依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福建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福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是未来五年我市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科教兴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争当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排头兵的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以来,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聚焦提升科技创新主体能力、提质科技平台载体功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支撑福州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为“十四五”开启有福之州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展望“十四五”,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福建省落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省份将迈出新步伐。全力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增强“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的创新源动力,争当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排头兵,福州科技创新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

  二、编制特色 

  一是创新驱动、硬核引领。坚持创新在全市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突破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硬核科技创新集群,聚焦关键领域和前沿领域,探索发展新方向、新路径。

  二是需求导向、应用牵引。坚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区域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拓展科技创新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效率,通过应用示范,促进核心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三是统筹谋划、融通创新。坚持扣紧全市发展战略定位,立体布局全市高新技术,围绕产业链与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短板”和“锻长板”并重的创新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技术提供更加强劲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引领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四是开放合作、协同发展。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引领,坚持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打造跨区域交流合作与对接网络,高效利用全球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新的领域和空间,促进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共创共享,强化区域科技协同,推动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

  三、基本框架 

  《规划》全文共七个章节,在分析了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14项创新发展目标,3大战略任务、5项保障措施和23个重点项目。

  第一部分为总论,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 

  在全面概括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分析研判未来一段时期的面临形势,提出科技发展总体要求及“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第二部分为分论,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 

  提出三大战略任务。第一,围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确定了四个实施路径:加大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创新要素体系化能力、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第二,围绕加强现代产业技术攻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和突破的29个技术目录。第三,围绕聚力打造东南创新策源地,提出高水平建设自创区、全方位建设科学城、全力打造科创走廊、建设一流大学城、高规格打造高新区、高标准建设软件园、高质量打造三创园、高能级建设滨海新城等八个创新发展重点区域。明确五项保障措施。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健全管理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三)第三部分为重点项目,即第七章 

  围绕三大战略任务,《规划》提出了建设光电信息省创新实验室、海峡实验室、大数据省实验室、海洋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和特色园区形成23项重点项目,将我市“十四五”时期的科技创新主要任务进一步落细落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