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福州卫健>榕医汇

宝藏医生 | 陈树兴:肺科手术“多面手”

2023-05-08 15:09    来源: [福州晚报]     字号:    

本期“榕医汇”,记者带您认识 福州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树兴。 

他擅长肺癌、肺结核、肺化脓症、支气管扩张、肺部外伤、先天性肺病以及慢阻肺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带领的团队在肺结核等多种感染性肺病的外科诊治上,堪称省内“中流砥柱”。

 

风险大 时间长 难度高

治病救人无怨无悔

陈树兴是螺洲人,从医至今39年。1984年,陈树兴考取了福建医学院(现为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89年毕业后毅然选择了福州市结核病防治院(现又名福州市肺科医院),成为胸外科医生。“我平时热爱体育锻炼,正年轻力壮,能够胜任外科手术工作。”陈树兴说。

 

陈树兴带领团队研究治疗方案。


当年,由于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和诊断癌症的影像学设备比较落后,而陈树兴所在科室面对的大多是病情复杂严重的肺结核和肺癌中晚期患者,所以手术动辄就要取掉肋骨、重塑气道,大费功夫。  

陈树兴做过上万台手术,时间最长的达14个小时。那是一名因肺结核引起损毁肺的中年男子,送到胸外科时,奄奄一息,一次能吐鲜血半痰盂。 最难做的手术,莫过于医治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此类病人,肺部被结核菌“啃”了个大窟窿,反复发生化脓菌或霉菌性感染,支气管也因此变形。取肋骨、引流肺中脓液、挪移腹腔大网膜等填进空洞,再压进胸廓,改小“房 间”,消灭残腔……还要切断支气管病变段,吻合残端。手术要求每个细节不能有一点差错。

长期与肺结核患者接触,医生还要冒被传染的风险。但陈树兴无怨无悔,他说:“风险大、难度高的工作也要有人做,看着病人被救回来,我比得到什么都高兴。”

 

讲医德 重医术 争上游

盯紧医学发展最前沿

握手术刀的同时,陈树兴盯着医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近年来,CT取代了X光,胸腔镜下微创取代开胸成为肺癌主流手术,药物的更新换代,更是免掉了不少结核病患者的开胸之苦。 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陈树兴都率先学习、努力跟进。

1996年,陈树兴专程到上海学习CT影像鉴别技术。当时省内还没有几台CT,这项技术的引进,使X光下看不到的磨玻璃状肺结节得以曝光,为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创造了条件。

 

运用胸腔镜技术,张树兴帮助患者减少创伤。


2002年,陈树兴专程到广州学习胸腔镜技术。这项技术使不少肺癌手术可以在微创下进行,不用开胸锯骨。学习期正流行“非典”,陈树兴挺住风险,先学到技术然后凯旋回榕。

新医术的运用,改变了胸外科手术中不同病种患者的比例。“以前肺结核患者占近七成,肺癌患者占三成,如今这个比例倒了过来。”陈树兴说。

由于先进的仪器能够诊断早 期肺癌,做微创手术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丰厚的经验加上先进的技术,使陈树兴如虎添翼,他和他的团队能够自如应用各种手术方式,处理复杂的病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创伤。“现在,我们的团队一天能做12台肺癌手术。”陈树兴告诉记者。

从医过程中,陈树兴忧患者之忧、乐患者之乐。


陈树兴对患者无微不至。

 

上世纪90年代,曾有一名28岁的男子,来自平潭农村,肺结核病情严重,因病致贫,男子父亲竟动了卖孙救儿的念头。陈树兴得知后,向院长申请减免治疗费,又率先捐款,并动员同事们参加。男子通过手术治愈恶疾后,其妻带着两个幼子,跪下感谢白衣天使的恩情。

2006年,一名芳龄26的女子,因肺结核引起脓胸,若任其发展,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陈树兴为她动了胸廓成形术,力挽狂澜。女子病情得愈,顺利结婚生子。事过10年,幸福的一家三口特意前来看望陈树兴。

去年,在为一名年轻女子施行手术中,突然发现原先切除左下叶的方案不能根治中央型肺癌,为了给女子保留更多的肺功能,陈树兴否决了切除一侧全肺的做法,切除肺部所有被侵犯组织后,改用袖状吻合技术,如巧女缝袖,完成了残端对接。此例手术难度之大,国内外文献少见报道。(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唐嘉历 医院供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