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科室在身边 | 与死神博弈 为患者抢回“自由呼吸”

2023-03-07 19:43    来源: [福州晚报]     字号:    

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当“自由呼吸”受阻,喘不上气,肺部等多脏器衰竭时……有这么一个科室,能通过十八般武艺,打通延续生命的关键,与死神博弈,为患者赢得生的机会。

这是一支“硬核”队伍,他们曾在新冠战“疫”中,参与300多个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这是一支“明察秋毫”的队伍,为众多患者寻找疑难病因。

他们是福州肺科医院王牌科室——RICU,一支经历过甲流、人感染H7N9流感、新冠……始终战斗在一线的“重症尖兵”。


吕骁(右2)和同事们一起救治患者。

? 时刻准备与死神抢人

 

急救能力杠杠的 

 

RICU是呼吸危重症监护病房的英文简称。

 

这里,24小时“白昼”,患者中有的是重症肺炎、有的是肺癌晚期、有的呼吸衰竭、有的肺血管栓塞……呼吸是一件需要拼尽全力的事。

 

这里,医护人员不仅要守护科内收治的患者,还要随时奔赴全院协助抢救。

 

一天凌晨三四点,一名50多岁男子喘不上气,送到急诊科时,心搏骤停,已没了呼吸。当晚值班的RICU负责人吕骁飞奔至急诊科,一眼瞥见患者鼓胀的胸部,立即说道:“高压性气胸,立即排气!”

 

迅速判断后,他在患者胸壁上实施穿刺排气,就听见胸部扑哧一声,气体喷涌而出。患者心肺压力减轻,心跳、呼吸很快恢复了。随后,他护送患者转入RICU继续抢救。经查,原来,患者是长期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病情控制不好,导致肺大疱破裂,引起突发气胸。

 

“迅速判断疾病的根源,对症抢救,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挽救生命。”吕骁说,这是RICU医生必备的技能。


吕骁(左3)和同事们在救治患者。

RICU一共12名医生,从最常规的气管插管抢救、呼吸机治疗,到最先进的人工肺、人工肾的运用,经年累月,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抢救经验。

 

拿最近的新冠来说,他们挑起了抢救大梁。全省危重症患者都收治在肺科医院,重症床位扩张到200张,而危重症中的“最急最危重”都是他们在负责。

 

吕骁介绍,从甲流、人感染H7N9流感,再到新冠,RICU在实战中一次次提升能力和水平。

 

? 潜心疑难肺部疾病诊断

 

“侦察”能力杠杠的 

 

RICU团队能救命,还因他们擅长“探案”,凭借过硬的诊疗技术,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床旁纤支镜灌洗等,掀开呼吸系统各种疑难杂症的神秘面纱。


对于疑难疾病,RICU团队常常化身“侦探”。

去年一场洪水中,一名渔民落水。其奋力游回岸边,3天后开始喘气甚至咯血,四处求医找不到病因,但病情却进展很快,出现了呼吸衰竭,当地医院建议转诊到福州肺科医院RICU。

 

“病人很年轻,肺泡弥漫性出血,气管插管、纯氧支持,氧合仍不能维持生命,这时要上人工肺才能争取抢救时间,但他的经济不允许。”吕骁介绍,这就要RICU团队迅速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结合患者溺水史、影像特征,以及起病急、咯血高热,吕骁怀疑患者是因接触携带病菌的洪水而感染钩端螺旋体。

 

于是,RICU团队在床旁使用纤支镜灌洗,将患者肺部分泌物和血液一同送检。次日,检测结果显示,的确是钩端螺旋体病。经对症治疗,7天后患者便脱离呼吸机。可以说,是RICU团队的经验和智慧,为患者赢得了抢救的时间。

 

不仅如此,外院不敢轻易尝试的危重症患者活检,他们也有底气一试。

 

“我们擅长抢救,所以哪怕插着管、戴着呼吸机,我们也能顺利完成活检,实现疾病的诊断。”吕骁说,这是他们团队的独特优势。

 

? 用最小代价换自由呼吸

 

最新理念杠杠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团队急救理念先进,他们在省内最早(2005年)运用俯卧位通气,助力患者改善通气。此番新冠危重症高峰到来前,他们就用这个方法成功救治患者。

 

去年11月,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新冠感染后引发肺破裂,纵隔气肿,CT显示“白肺”,急需气管插管后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家属很犹豫。时间就是生命,RICU团队决定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借助棉被、乳胶枕,让其配合俯卧位通气。没想到,坚持了12小时,次日拍片显示破裂的肺部已修复。就这样又坚持4天,老太太脱离了呼吸机。

 

疫情期间,这个俯卧位通气被全院广泛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不缺先进技术,人工肺等技术早在2009年时就运用,但能用最小代价阻止病情进展,让我们更有成就感。”吕骁说。

 

目前,RICU有3名高级职称医师,平均年龄43岁。其中,吕骁擅长肺部疑难疾病诊断、危重症急救和治疗及介入治疗;张宏英主任擅长间质性肺疾病救治、急危重症抢救;王新航主任擅长慢阻肺诊断、呼吸道疾病纤支镜检查及介入治疗,是他于2020年救回了我省首例危重症新冠患者……


这是一支年轻但特别有战斗力的团队。

 

 

不仅如此,RICU还有由35名护士组成实战性很强的护理团队,她们对患者细致入微,实现24小时照护。

吕骁表示,在发挥专科ICU的优势基础上,他们这支团队还要向着综合性ICU迈进,更好救治患者。(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唐嘉历 实习生 左语辰/文 记者 石美祥/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