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讲堂]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前世今生

日期:2018-05-21 17:29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来源:本网 浏览量:
| | | |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脊髓灰质炎病人莫过于富兰克林·罗斯福。1921年的夏天,他在一次游泳之后染上了脊髓灰质炎,最终造成了下肢瘫痪。1938年罗斯福建立了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用于救治脊髓灰质炎患者,并促进疫苗的研制。在基金会的扶持下,Jonas Salk医生用了近9年的时间,于195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种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这种疫苗保护儿童免受脊髓灰质炎侵害的有效率在80%到90%左右。随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疫苗成为了对脊髓灰质炎标准的预防手段。

  IPV疫苗效果很好,但还不是足够好,它还不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在20世纪50年代,辛辛那提大学的Albert Sabin同样也在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疫苗的研究。与IPV不同,Albert Sabin把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猴子的肾脏细胞、Vero细胞及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一代又一代的培养,直到筛选出致病力较弱的毒株。得到的疫苗称为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OPV)。这种疫苗取得了巨大成功,Albert Sabin的研究小组也因此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医学奖。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地研制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后,脊髓灰质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人类已经看到根除这种疾病的机会。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中国已达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

  脊髓灰质炎疫苗简史:

  1955年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获准使用

  1961年 Ⅰ型和Ⅱ型单价口服脊髓灰质炎(OPV)获准使用

  1962年 Ⅲ型单价OPV获准使用

  1963年三价OPV开始使用

  1987年强效IPV获得批准

  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种类:

  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俗称糖丸)

  我国在2016年5月1日脊灰疫苗转换前,糖丸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即一类苗),该疫苗病毒含3个血清型,接种疫苗后,可对所有病毒型产生保护性抗体。自2016年5月1日起,该疫苗已彻底停用。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疫苗病毒含3个血清型,经甲醛灭活,是一种死疫苗,接种后对3个血清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产生保护性抗体。自2016年5月1日起,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

  含Ⅰ型和Ⅲ型两个血清型,是一种液体滴剂,接种后能够提供更强的肠道保护力,可有效阻断Ⅰ型和Ⅲ型脊灰野病毒、VDPV的传播,自2016年5月1日起,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我国现行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

  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接种1剂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bOPV。

  补种原则

  (1)对于脊灰疫苗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补种时,两剂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

  (2)I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无论在补充免疫、查漏补种或者常规免疫中,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目标儿童,首剂接种IPV。

  (3)2016年5月1日后,对于仅有bOPV接种史(无IPV或tOPV接种史)的儿童,补种1剂IPV。

  接种禁忌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或以前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

  (2)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应推迟接种;

  (3)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

  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组分,包括辅料及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期。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妊娠期妇女。

  (5)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接种后反应:

  (1)IPV不良反应主要有常见的发热、皮疹、呕吐、腹泻和食欲不振,烦躁、异常哭闹、易激惹、嗜睡,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硬结等。

  (2)bOPV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罕见的情况下极个别儿童服用bOPV后会发生概率极低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或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

  温馨提示:对接种bOPV有禁忌证、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患肛周脓肿的儿童,建议优先全程接种IPV或者含IPV的联合疫苗

  参考文献:《疫苗学》、《中国药典》、《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