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2-01-17 09:01 来源:发改委
| | | |

201213日在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林钟德

  

各位代表:

  我受福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做关于福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监督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需减弱、物价上涨、货币政策趋紧等困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705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945.845.3;全市财政总收入达506.01亿元,增长2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320.04亿元,增长29.1%。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

  (一)三次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1、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330亿元,增长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福清市获得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建设福州茉莉花、橄榄、福桔等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圃和良种繁育基地,福州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增设施大棚1.23万亩。加强水利建设,节水灌溉骨干工程顺利完成省下达任务,冬春修水利工程完成投资3.77亿元。打造“森林福州”,超额完成省下达的88.1万亩造林任务。成功开展“鲍鱼、海参、藻类网箱立体生态养殖”试点。

  2、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预计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亿元,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5亿元,增长16.5%。主导优势行业保持增长态势,我市34个工业子行业中有33个行业实现增长,2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10个行业增速高于20%。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6.6%,创历史新高。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累计达97.3%。工业布局更趋合理,工业经济继续向南北“两翼”集聚。预计南北“两翼”四县(市)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89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2.7%,比2010年提高1.8个百分点。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加快建设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江阴工业集中区、福兴智能化产业园区、软件园五期等一批工业园区。

  3、现代服务业增速提高。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1680亿元,增长12%。制定出台了《福州市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福州市鼓励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福州市加快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水产交易中心和海峡农产品批发中心、汽车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红星美凯龙及仓山万达两大城市综合体相继建成开业,医药城、马尾快安城市综合体、长乐海峡医用设备市场等项目全面动工建设。积极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和榕台物流协作,12家物流企业获评全国先进物流企业。加快金融业发展,组建成立福州农村商业银行,创建海峡沪深指数,设立海西商品交易所。成功举办各类全国性、区域性展会222场,第6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创下我市规模最大、参展企业和观众最多的历史记录。旅游经济不断增强,预计全市共接待游客2696.75万人次,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320亿元,增长20%。加快推进旅游综合体、温泉旅游片区、内河文化旅游休闲带等项目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增势良好,加快建设海西创意谷、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创意产业项目,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和1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4、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促进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配套政策。预计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81%。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入选2011年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TOR交换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10个项目列入福建省区域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完善创新载体建设,新组建粮油深加工、海峡电子商务等4家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全市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达34家,覆盖近60%的重点行业。

  (二)三大需求协调拉动

  1、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0亿元,增长2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20亿元,增长26.8%。县域投资力度明显增强,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加大。“五大战役”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五大战役”项目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123亿元,增长37.5%,达年度投资计划的116.9%。重点项目建设战役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224亿元,增长1.2%,达年度投资计划的103.5%。汽车客运南站、闽侯新南港大桥及接线工程、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福州至泉州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福州段一期)、福州南出口连接线工程、福州港可门作业区4#5#泊位工程等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315亿元,增长34.7%,达年度投资计划的121.1%。福清核电站14#机组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以上,占市级“五大战役”项目投资总量比重最大。经纬新纤科技、金纶高纤三、四期、连江东雁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上润二期暨智能执行器、福融辉BOPP第二条生产线、罗源宇星精品涂镀层板材等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城市建设战役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398亿元,增长36.8%,达年度投资计划的117.2%。城区75条内河综合整治、泰禾城市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浮村污水处理厂一期、三迪家居广场、仓山万达广场等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42亿元,增长155.6%,达年度投资计划的151.5%。青口、荆溪、龙田等三个镇的总体规划均已获批,江田、高山、琯头等三个镇的总体规划正在按程序报批,渔溪、古槐、南屿、白沙、起步、梅溪、葛岭等七个镇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民生工程战役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44亿元,增长166.8%,达年度投资计划的123.8%。省立医院金山院区一期、海峡体育中心5#安置房、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仓山南江滨沿线旧屋区改造、华能三期安置房、闽侯大学城二期安置房等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全市重点项目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全年完成投资1148亿元,达年度投资计划的111%

  2、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66亿元,增长18%。城乡市场同步增长,预计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795亿元,增长18.2%,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1亿元,增长14%。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以上。

  3、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43亿美元,增长39.4%。其中,出口总额237亿美元,增长453%;进口总额106亿美元,增长27.9%。制定出台外贸扶持政策,取得良好成效,下半年外贸出口增长加快。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增速及占比不断提高,一般贸易出口165亿美元,增长88.5%,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民营企业出口超过外资企业;积极改善进口产品结构,鼓励进口先进机电设备和重要资源。

  (三)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1、就业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新技工教育模式、加大扶持创业力度以及加强企业用工对接等措施加强就业工作。预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040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80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0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步回落,预计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着力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新建、改扩建36所公办幼儿园,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建设任务。新成立5所乡镇卫生院,实现每个乡镇至少一所卫生院。建设完善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1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顺利完成,比省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年实现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成功申办第八届全国城运会,我市成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单位。

  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对实施药品零差率的乡镇、社区医保定点机构门诊特殊病种实行零起付线结算办法。积极开展单病种付费结算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获得“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663万平方米危旧房(棚屋区)改造,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任务。

  (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1、节能减排攻坚克难。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强制关闭年产1万吨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厂和年加工皮革3万张以下的制革企业。继续推进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实施东南电化、耀隆化工搬迁改造项目。所有火电厂机组均已按照国家、省政府要求对脱硫旁路进行了铅封。建成华能电厂一期、三期4台机组和可门电厂2台机组脱硝系统并投入运行,已投运的脱硝机组达到3100MW。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先后建成闽侯南通、福清元洪、福州浮村、长乐滨海等4座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

  2、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状态。预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5%;闽江福州段、敖江干流福州段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龙江干流水质达标率为75%;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均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率为100%。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五)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

  1、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围绕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建设,加强对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等周边县(市)统筹规划建设,促进融入中心城区发展。积极探索促进福莆宁同城化发展路径,拟定福莆宁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探索在产业分工、项目引进、生态保护、港口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建立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合作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制定促进重点项目审批工作进一步提速增效的意见,简化报批手续,缩短办理时限。成立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举措,提高审批效率。三是着力推动企业上市。雪人股份、联合动力2家企业成功上市,瑞达精工上市已获得批准,全市上市公司累计达66家。腾新食品、顶点软件等8家企业已在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辅导备案。已上市及辅导期企业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四是加快推进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改革,以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促进资本运作,交建、水务投资、新榕城建、城建发展和房地产发展集团等5家公司共承接172项投资项目,总投资达1666.2亿元。

  2、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按验资口径,预计实际利用外资达12.77亿美元,增长7.8%。海交会和投洽会签约成果再创佳绩,第十三届海交会期间签约外资项目127项,外资金额达27.95亿美元。第十五届投洽会签约外资项目130项,外资金额达25.17亿美元。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采用小额贷款、股权出资、产权交易、融资租赁等形式。印尼三林集团战略投资我市四个项目,参与江阴、可门等港口开发,建设福建省外向型先进煤化工产业基地和绿色新能源供应基地。

  去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够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大企业、大项目偏少,品牌、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加快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突出,项目用地紧张,征迁交地难,保障供给和平抑物价的任务还较艰巨,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任务仍然繁重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调“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据此,为促进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以下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出口总额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达13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指标安排说明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第二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我市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积极发挥省会龙头引领作用,并确保“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顺利实施,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2%

  第一产业增加值: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续近年来平稳发展的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4%

  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仍然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存量工业将保持自然增长,新增长点项目达245项以上,可新增产值300亿元以上,主要分布在汽车船舶、冶金、纺织化纤、电子、轻工食品等行业;建筑业也将保持15%以上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4%

  第三产业增加值: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业影响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扩大内需,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2.5%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基数较大;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势头趋缓,特别是铁路项目建设面临规划调整等问题;工业缺乏一批能够迅速开工落地拉动投资增长的重大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征迁、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房地产开发投资面临中央调控政策和市场增长乏力的形势,投资增长压力较大。但福州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仍需要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8%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商贸业继续发展,借助旅游经济持续升温之机,大力推动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商贸服务项目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5%

  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5、出口总额: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的隐忧将持续显现并产生长期影响,另一方面我市出口企业着力优化出口结构,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在没有较大贸易波动的情况下,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出口总额预期增长12%

  6、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去年合同外资金额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增幅达25%以上,形成较强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实施,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增长,预期总额达13亿美元。

  7、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预期均增长18%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经济较快增长为居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国家继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期均增长12%

  9、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经济较快增长促进就业形势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预期达1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10、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年来我市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较好,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控制在7.6‰以内。

  11、节能减排指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根据省下达任务,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现代工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南北“两翼”港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配套的水、电、路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引导工业向南北“两翼”集聚发展。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投资区、工业集中区整合提升。打造可门港工业区、长乐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福清光电科技园、连江铝深加工园、洪宽机电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保持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强化江阴港区与工业集中区发展;突出抓好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加强工业项目招商和落地建设。抓好中化工程己内酰胺、蓝星化工、宝钢德盛不锈钢、中国软包装、兆元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今年新增50家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化外贸结构。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自贸区市场;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推进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省级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通过新设、合资、合作、并购等方式,开展以出口带动、资源开发、产业集聚、技术寻求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

  2、提升现代服务业。以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推进台江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二期)建设,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推进鼓楼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打造一批城市综合体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支持发展产权交易中心、债券市场等金融平台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组织。发挥“5·18”、“6·18”的影响力和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的作用,整合会展资源,培育各类会展,争取申报秋季全国糖酒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动漫展、台湾农产品展销会、两岸服务业合作论坛等全国性两岸大型会展和大型节庆活动。加快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和三个物流分拨中心,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以工艺美术业、动漫游戏业、文化休闲旅游业、设计创意业、现代传媒业、文化会展业、广告创意业等七大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海西创意谷、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着力开发古都文化游、温泉休闲游、江海度假游等三大旅游品牌,积极发展游艇、商务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加快三坊七巷、光明谷温泉小镇、贵安温泉旅游综合体、琅岐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高端旅游项目建设。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促进水产、果蔬、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7亿元,重点推进南江滨东段休闲路(护岸及排涝)工程、闽江下游南港防洪工程(盖山、义序、禄家洲段)、魁岐排涝二站工程等。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实施“强龙带动”工程,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推广“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储运和市场体系,规范流通秩序,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4、增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以我省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海上福州”建设。促进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管理,探索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推向市场化。加大海洋环保工作的财政投入,巩固近年来海洋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成果,继续开展海漂垃圾整治试点工作和海洋环保重点项目工作。着力构建罗源湾、闽江口、福清湾、兴化湾北岸等海洋经济集聚区,加快推进海西远洋渔业产业园建设,提升海洋渔业,加快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

  (二)着力攻坚克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特别是加大骨干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科学调控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着力增加土地有效供应,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保持适度开发投资规模。

  1、强化项目带动。抓龙头、铸链条,坚持央企、民企、外企“三维”推进,继续实施“五大战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在建和续建工程,力争新开工项目在上半年动工建设,以重大活动、重大节庆为节点推进重点项目开竣工。初步安排“五大战役”项目520项,总投资66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68亿元;市级重点项目580项,总投资87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0亿元。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福永高速公路、渔平高速公路延伸线、向莆铁路、合福铁路福州段及江阴、可门港铁路支线、福清核电站14#机组、江阴港区6#7#泊位工程、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2#3#泊位等项目建设,抓好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长平高速公路、江阴至松下两港联络线等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动工。

  2、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对项目的规划、环评、用地等前置条件的协调力度,明确目标和责任,大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突出推进与央企签约的21个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一是加快落实审批环节。由专人跟踪落实审批环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二是切实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努力争取用地指标,大力推进环罗源湾地区、江阴港区工业用地成片开发,畅通项目用地报批的绿色通道,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积极化解征地矛盾,保障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顺利推进征迁工作。三是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对建设项目从立项、可研、初步设计到开工建设和决算审计,实行监督和管理,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杜绝各种违法违规现象发生。

  3、拓展项目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补助,研究和衔接国家投资倾斜政策,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争取更多国家、省的项目资金和扶持资金。加强直接融资力度,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引导上市企业返程投资,构筑银企合作平台,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大力激活民间资本,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投资领域,参与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减少民间资本外流。把招商引资和利用社会资金投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市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在推进央企、民企、外企“三维”项目对接的同时进行社会资金投入同步对接。

  (三)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

  1、提高消费能力。多管齐下提高居民收入。着力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工资薪酬水平,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优惠的创业政策,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加大财政支出对民生和社会领域的倾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消费预期。

  2、扩大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建设农村市场体系,重点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配送中心建设及城乡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3、拓展消费业态。支持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发展信贷消费,积极发展网络购物,大力扶持物流网络服务中心和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泰禾城市广场、苏宁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设施建设,引导城市大型商业网点从城市向县域延伸。推进海峡医药城、海峡钢贸城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以增量投资带动业态升级。

  (四)着力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努力构建福州大都市区

  1、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审批跟踪工作,争取尽早获批。深入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按照统筹规划、统筹布局、统筹建设、统筹管理、统筹政策的要求,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发展格局。组织编制《福州大都市区发展规划》,将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等县(市)纳入进行整体规划,做好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规划衔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加强规划管理。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指导大都市区内各县(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及重要地段和节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等统一编制工作。

  2、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路网,改善过江桥梁、进出城快速通道,改造支路街巷,打通断头路,尽快形成中心城区“两环十射”的规划路网格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公交枢纽站、公交首末站的建设。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力争1号线全线开工,2号线年内动工建设。加强供水、供气保障。确保城门水厂二期扩建、东区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加快管道燃气发展步伐,推进LNG利用工程建设。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浮村污水厂厂外管网等工程建设,加快洋里污水厂三期工程建设。改善内河环境,继续推进河道整治未完工工程建设,力争启动内河生态补水工程。全力推动马尾新城、南台岛、晋安等区域建设,争取动工建设马尾大桥,抓好东部快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四绿”工程建设,扩建晋安河、光明港沿线滨水带状公园及秀峰路沿线带状公园,重点打造浦上大道、金山大道、江滨大道等景观大道,继续加强鼓山、于山风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3、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要求,加快推进青口、荆溪、龙田、江田、高山、琯头6个省级试点小城镇和7个市级示范性小城镇建设,突出抓好青口、荆溪两个小城镇与中建、中铁的合作开发。以实施“双百工程”为抓手,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内容,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加强对农房建设的管理和指导,滚动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业、低保、养老等民生问题,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水平。

  4、加快同城化和城市联盟进程。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强与宁德、莆田等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福莆宁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互动对接。支持和对接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争取实验区优惠政策效应辐射到福清江阴、长乐松下等周边地区。积极推动福州—宁德—南平—鹰潭—上饶发展轴联动发展,深化福州与闽浙赣皖15地市、闽东北五市、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省会城市等区域经济合作交流。

  (五)着力保障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新建、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拆除重建和加固竣工面积31万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50所中小学,建设400所以上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90%中小学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评估。大力推广国标校车,切实杜绝“黑校车”。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行“一校一策”目标管理,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

  2、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水平,今年全市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加强基层卫生工作,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加强社区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县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卫生工作,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并在乡镇卫生院开展试点工作。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等体系。扶持中医药发展。推进市级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争取实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就诊信息共享。

  3、积极建设文化强市。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市场管理提升工程”等四项文化工程。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创造优秀文艺作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扩大闽都文化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加强对台对外文化交流。以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和筹备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为抓手,全面推进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举办“全民健身与城运同行”等活动。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落实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成效,继续推进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做好企业用工服务,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更多的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城镇居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扎实推进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争取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全覆盖,推行互助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加强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农村敬老院建设。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坚决治理“餐桌污染”,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和监测公示制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努力构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5、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中心城区危旧房(棚屋区)、城中村成片改造。优先安排、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争取建成或基本建成2万套保障性住房,新开工建设4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六)着力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把好项目资源关和环境准入关,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突出结构减排,强化项目带动,严格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约束性指标的控制。加快化工、食品、制药、造纸、陶瓷、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开展重金属、危险废物、核辐射污染及餐饮油烟生活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2、建设生态城市。以创模复查和生态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市建设。组织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各项“城考”指标,确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巩固和提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大力推进“创模”各项工作。全力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县(市)等系列生态创建,创建50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500个市级以上生态村,为在2015年创建国家生态市打牢基础。以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为重点,扎实开展闽江、敖江、龙江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闽江流域干流(福州段)和敖江(福州段)各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龙江流域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75%以上。

  (七)着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1、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围绕经济运行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市场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力争市级审批事项在全国省会中心城市最少。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构建央企、民企、外企“三维”推进新格局。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市容环卫、绿化养护、教育培训、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市场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完善区域发展评价体系,落实财税改革政策措施,探索马尾新城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思路。

  2、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鼓励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我市发展的重点领域;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境外兼并与收购,获取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网络,参与国际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加强榕台交流合作。发挥福州保税港区作用,促进江阴港区打造世界级港口,实现临港工业腾飞,加强与台湾基隆自由贸易港区的对接,争取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罗源湾港区口岸开放,加快电子口岸的建设,推动沿海口岸全部开放为对台海上货运直航航点。开展台湾海峡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举办“两马”同春闹元宵、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海峡(福州)渔业周暨渔博会等特色对台交流活动。认真办好第十四届“5·18”海交会,积极参加第十六届“9·8”投洽会等国内外重大经贸活动。

  各位代表,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市人大监督,发挥“敢为、能为、有为”的精神,同心协力、锐意进取,为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共同努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