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召开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5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福州市按照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和上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进一步严格环境监督管理,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20年,福州市环境质量状况保持优良,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排名全省第二,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八,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有力推动全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环境空气质量情况
2020年福州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9.5%,高于上一年的98.6%。2020年,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6,较去年的3.00下降8.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三,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八。
2020年福州市城区降水pH均值为6.28,酸雨率4.0%。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六县(市)城关环境空气排名依次为连江、闽清、永泰、福清、罗源、闽侯。
水环境质量情况
三大流域
2020年,福州市三条主要河流总体水质为优良的水平;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0%;Ⅰ类~Ⅱ类水质比例为50%;无劣Ⅴ类水质断面。
闽江流域福州段总体水质保持优良,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100%,其中,闽江干流国考断面水质全优。
敖江流域福州段总体水质保持优良,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100%。
龙江流域总体水质稳中向好,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50%。
湖库山仔水库、东张水库总体水质优良,西湖全年水质为V类。饮用水水源地福州市五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各县(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近岸海域福州市近岸海域50个国省控监测点位,Ⅰ类~Ⅱ类海水水质比例88.0%,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
声学环境质量情况
福州市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1、区域环境噪声
2020年,福州市建成区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值为57.0分贝,达到福州市建成区昼间区域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2、道路交通噪声
2020年,福州市建成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8.3分贝,达到福州市建成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标准。
县(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各县(市)中,闽清县、罗源县城关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属于二级(50.1分贝~55.0分贝);其他县(市)的区域环境噪声为三级(55.1分贝~60.0分贝)。
福清、闽侯、连江三县(市)交通噪声小于68分贝,质量等级为一级(≤68.0分贝);罗源县交通噪声大于70分贝,质量等级为三级(70.1分贝~72.0分贝);其余县(市)交通噪声为二级(68.1分贝~70.0分贝)。
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02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828.29万吨,综合利用量722.13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0.69万吨),处置量104.10万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0.65万吨),贮存量3.4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99.91%。工业危险废物2020年,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20.82万吨,上年度末贮存量0.19万吨,利用处置量20.88万吨(其中利用处置往年贮存量0.09万吨),年末贮存量0.13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全部依法安全处置。医疗废物2020年,全市医疗废物产生量为8758.3吨,医疗废物全部集中收集后焚烧处置,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2020年,福州全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280.82万吨,全部采用焚烧或卫生填埋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福州市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7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25种。
自然生态保护
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36700公顷;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面积280公顷。
水土保持
2020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约7936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95%。2020年,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393公顷,年度综合治理完成率164.6%。
城市园林绿化
2020年,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12896.29公顷,市区公园绿地面积达5259.22公顷(城市公园160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40%,绿地率42.2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35平方米。
森林资源
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750481公顷,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31348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36%。全市造林绿化503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