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效显著

日期:2019-03-25 21:05 来源: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本网 浏览量:
| | | |
  3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上海市举办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对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命名颁牌。市政府李春副市长代表我市领取了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牌匾。

  2015年8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福州成功申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过三年多的创建,我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是实施文化设施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文化扶贫共享三大工程,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成70个市、县大中型文化设施,完成17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31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达标提升任务;广泛开展“一乡(街)一特色、一村(社)一品牌”活动,形成“激情广场大家唱”“相约九日台”周末音乐会等八大品牌;实施工程,出台了关于促进特殊人群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文件,积极开展农家书屋“一对一”帮扶共建、新福州人歌手大赛、艺术扶贫工程等项目。二是坚持四轮驱动,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抓住政府主导、机制保障、政策运用、机制保障四轮驱动。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补齐配强文化队伍;建立完善协调联动、共建共享、督导考核、需求反馈机制;大力完善出台政策支持,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开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先后筹集8亿社会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三是汇聚五类资源,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整合省会资源,利用省级资源合作开发“福州文化云”、合作打造大型巡演和文艺精品、建设省级馆分馆;挖掘名城资源,将历史古建筑打造成文化活动阵地,如在三坊七巷建立全国首个社区博物馆,在烟台山林森公馆设置绘本图书馆,将旧礼堂、祠堂、庙堂改建为课堂、讲堂;开发海丝资源,出台《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建成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与西安市共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用好侨台资源,构筑了海峡两岸合唱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两马同春闹元宵、世界福州十邑春节联欢晚会等重点项目;传承非遗资源,不断加大闽剧、评话、伬唱等福州戏曲曲艺艺术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形成了“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良好格局。四是推动六个创新,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文化服务模式。在供给便利化、活动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均等化、投入多元化、队伍专业化六方面大力创新。公益点单点将、场馆换服务等便民举措,“鸟巢书屋”模式,一乡(街)一特色、一村(社)一品牌”活动,“一老一少一普”社区综合文化服务模式,“统一配送文化专干”做法,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市场运作“三三制”融资的长乐模式等均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

  下一步我市将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创建为契机,利用文旅融合的有利形势,出台《福州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提高群众文化满意度。重点开展五个“一批”建设工作:

  (一)完善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积极推动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市少儿图书馆新馆、长乐“三馆三中心”、仓山区文化综合大楼等一批场馆建设,完成第三批30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自助机建设、福州市美术馆新馆(黄培松故居)装修及福州画院、福州市图书馆和九日台音乐厅提升改造工程。指导各县(市)区在2019年完成27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提升,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提升。

  (二)打造一批高级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组织各县(市)区在2019年将全市3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38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成高级版(3.0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高级版中心打造乡村文化传习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特色文化展示、特色非遗传承、特色风貌保存、特色业态发展。

  (三)推出一批农村特色文化品牌 

  进一步打响“文化惠民·七进”“新福州人歌手大赛”等活动品牌,力争再创1-2个叫得响、受欢迎的新品牌。继续开展艺术扶贫、文化志愿手拉手等文化活动,组织市文旅局属16家基层单位与乡村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组织专业院团和民间剧团深入乡镇、村居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

  (四)提升一批特色文化示范村镇 

  强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公布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完善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基本信息及城区不可移动文物落图定线工作。继续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基本建设、土地征收等项目的文物保护工作。充分挖掘闽都文化资源,指导各县(市)区进一步打造15个特色文化街区,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乡村红色文物的保护利用,创新乡村文物合理利用模式。

  (五)培育一批特色文旅产业项目 

  实施乡村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支持发展漆器、寿山石雕、根雕、竹编、纸伞等特色传统工艺产品,开发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文创产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渠道,力争实现乡村旅游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推进庄寨保护与开发,开发特色庄寨旅游产品。持续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