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_法定主动公开内容_福州市应急管理局
福州市应急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503-1200-2019-00020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2019-02-28
  • 标    题: 福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省应急管理厅关于2018年度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情况通报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榕安办〔2019〕24号
  • 发布日期:2019-03-06
  • 有 效 性: 有效
福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省应急管理厅关于2018年度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情况通报的通知
榕安办〔2019〕24号
来源:福州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19-03-06 17:24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福州高新区经发局:

现将省应急管理厅《关于2018年度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情况的通报》(闽应急〔2019〕16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清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据统计,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占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40%左右,一直高居不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福州高新区经发局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强化技术指导,组织专题培训,严格执法检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抓好冶金、金属铸造、建材、轻工(农副产品、食品、造纸酱腌菜、酒类生产加工等)行业和有附属污水处理系统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提升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市工贸企业要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修订完善并认真执行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福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2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关于2018年度工贸行业

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情况的通报

闽应急〔2019〕16号

各设区市应急管理(安监)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安监局:

2018年,全省各地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持续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请结合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度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厅函〔2019〕90号)的要求,一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基本情况

2018年,我省结合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执法专项行动,以冶金、建材、轻工行业为重点,突出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以及工贸企业附属污水处理系统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持续推进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把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执法检查纳入日常执法计划中,强化企业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能力,加大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执法检查和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我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水平。截至11月底,全省再次排查确认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2597家,其中造纸企业114家、酱腌菜生产企业75家、有附属污水处理系统工贸企业931家。今年以来,发生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事故2起、死亡3人,同比分别下降66.7%和57.1%。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精心部署。我省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工贸行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门类多、数量多、中小企业多、基础薄弱,有限空间事故易发多发,各级各部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贸行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莆田市为了强化全市工贸行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以市安监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工贸行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工作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同时,我省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做什么”、“怎么做”、“效果评价”上下功夫,广泛动员部署,组织专题培训,开展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对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和台账建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作业审批及执行、警示标识设置、通风检测作业仪器装备配置、应急演练、外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等7个方面进行自查自改,推动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落实到位。福州市着眼打基础、重精细、强管理,立足技术引导,热情服务企业,采取“五抓手”强化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二)查缺补漏,深化辨识。2018年,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本辖区行业企业现状,继续摸排、专项检查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重点抓住冶金、建材、轻工等有限空间事故占比最多的行业,制定企业摸排或专项检查计划,在自行规定期限内健全完善冶金、建材、轻工等行业企业有限空间监管台账,并督促有关企业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各项要求,对每个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再辨识、再确认,有序推进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对造纸和酱腌菜生产企业、附属污水处理系统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在前一阶段专项治理的基础上,省厅组织专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所涉及企业全面进行查漏补缺,全省新增酱腌菜生产企业31家、带有附属污水处理系统工贸企业282家。漳州市、泉州市分别对已建立的565家、559家有限空间作业企业监管档案,逐一进行现状调研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核实。

(三)加强培训,严格执法。一是强化执法检查。2018年,我省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执法专项活动,将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和重点工作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截至11月底,各级各有关部门开展专项及结合性的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执法检查工作共计876批次,执法检查企业1811家,排查隐患5631条,其中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与问题434条,责令限期整改企业1080家,停产停业整顿企业10家,下达整改指令书1625份,行政处罚总计43.4万元(不含事故处罚),一般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开展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举办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专题性及结合性培训97场次,培训了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工贸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基层安全监管人员共计18733名,督促指导1538家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工贸企业开展内部安全培训、培训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员工26951人。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利用电视、报纸、横幅、网络、LED显示屏、“工贸安全”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对有限空间的概念认识不清,导致有的企业自查自改工作不到位,基础台账不健全。比如:有的没有按《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目录》要求进行排查、辨识,把整个系统或区域全部定为有限空间;有的按个人表面理解界定有限空间,该列入有限空间管理的未列入等。二是有的企业对有限空间部位、数量虽已全部辨识出来,但对每个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不清楚,导致配备的个体防护设备、检测仪器和救援装备缺乏针对性。三是个别地方监管部门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对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不到位的,未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停业整顿或关闭。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福建省持续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三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结合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度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情况的通报》要求,持续推动各地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加强执法检查、督促指导,依法依规整治、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不断提升工贸行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附件:1.《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度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厅函〔2019〕90号)请到应急管理部网站自行下载

      2.福建省持续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三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

2019年2月13日

附件2

福建省持续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

作业三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强化企业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能力,不断提升我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落实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有限空间违法违规作业行为,用三年时间,全面细致排查治理工贸行业领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行为,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施救,有效遏制工贸行业领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整治范围

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工贸八大行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突出冶金、金属铸造、建材、轻工(农副产品、食品、造纸、酱腌菜、酒类生产加工等)行业和有附属污水处理系统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

三、整治重点内容

有限空间排查确认及建档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情况;作业审批制度执行和现场逐一确认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现场防护设施及应急装备配备情况;应急救援管理情况;发包转包情况等。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6月至9月)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实际和2018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年度工作安排,在往年专项治理工作基础上,统筹规划,抓住重点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同时要组织召开部署动员会议,提出任务目标,通过召开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微信平台等方式,提高基层监管人员和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人员监管业务水平。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阶段(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

督促企业组织相关专业技术力量,对本企业涉及到的有限空间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确认,区分出坑、沟、槽、池、井、管(道)、罐、箱、炉、室、仓(斗)、塔(釜)等不同的有限空间,并重点筛查出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企业有限空间台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聘请中介机构有关专家,按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自查表》逐项开展自查自纠,对自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按照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求,建立隐患和问题台账,按照“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要求全部整改到位。

第三阶段:执法检查阶段(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

在企业自查自纠基础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和安全专家,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按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执法检查表》内容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问题突出的企业还要进行通报、曝光,提高涉事企业违法违规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形成监管执法威慑力,推动工贸行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第四阶段:全面总结阶段(2020年6月1日至12月)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全面总结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工作情况,对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要做出客观的评估,特别是对执法检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认真梳理,查找出有限空间作业在安全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监管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贸行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门类多、数量多、中小企业多、基础薄弱,有限空间事故易发多发,事故占比较高,各级各部门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三年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不断巩固和提升我省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摸排、检查工作与日常监督执法、各类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工作结合起来,将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融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计划等工作中。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零容忍,立即责令整改,并依法信规予以严肃处罚。

(三)加强培训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基层和行业部门工贸安全监管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工贸行业安全监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工作能力。要利用微信、网站、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扩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途径和范围,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在全社会营造防范遏制有限空间事故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