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机场海关“点线面”同步发力 优化空港口岸营商环境见实效

日期:2022-05-05 10:40 来源:福州海关 浏览量:637
| | | |
  近年来,福州长乐机场海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人民立场,通过发力“关键点”、绷紧“责任线”、拓宽“受益面”,优化空港口岸营商环境取得较好成效。

 

1.发力“关键点”,优流程降成本

一是畅“堵点”,压缩整体通关时间见成效。全力推进“两步申报”“提前申报”“自报自缴”等各类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两步申报”等“五项创新”的应用率和覆盖面,2021年,机场海关“两步申报”报关单占比43.02%,应用率位居福州关区第二位;进口整体通关时间22.3小时,同比再压缩16.82%,进出口通关时长分别比福州关区平均水平快18%和70%。

二是破“难点”,释疑解惑助企纾困减负。提前介入指导,做好政策宣传,破解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规范申报难题;下厂实地调研,及时解决福晶、高意等企业5G光学元件产业“偏振片”归类困扰,累计为企业减负近300万元。

三是添“亮点”,助力RCEP项下空运快件跑出“加速度”。全面落实RCEP项下空运快件商品6小时通关要求,成立监管服务领导小组,实施 “一站式”服务,加强与货运站、物流公司、快件报关企业协调联动,保障4万多票RCEP缔约国B类快件商品快速放行,票均通关时长仅72分钟。

2.绷紧“责任线”,强监管守净土

一是精益求精,织密空港口岸疫情防线。严格落实“人防”,从严从紧从细从实落实入境旅客检疫和入境航空器消毒、废弃物处理监督,守牢国门第一道防线;持续强化“物防”,严格实施核酸检测和检疫处理监督,督促企业落实货物消杀责任;强化“环境防”,指导企业设立入境旅客、货物专用通道,落实场所消毒责任,避免交叉污染。

二是严格准入,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开展“国门绿盾”“国门利剑”行动,强化正面监管,加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转基因农产品、进境水果安全风险监控,检出有害植物生物14批次,查获辣木籽、向天果种子、肉豆蔻种子等多种植物种子种苗,查获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鳄鱼油7件、砗磲制品1.6千克,严守国门生物安全。

三是同频共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链条。强化内部合力,以开展“龙腾行动2021”为契机,加强与综合、风控、缉私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精准研判、精确打击,织密筑牢监管链条,构建综合治理共同体,提升综合治理效能。拓展外部助力,向企业宣讲知识产权最新政策法规,与企业“手拉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21年查获侵权案件520起,共计1092件,涉及CHANEL、NIKE、ADIDAS等知名品牌。

3.拓宽“受益面”,促外贸稳增长

一是科技赋能,助推跨境电商跨越发展。加强信息化系统支撑,开展规范申报和风险研判,积极运用X光机、CT机同屏比对等智能机检系统开展非侵入式查验,双管齐下提升监管效能,7×24小时全力备战618和“双十一”电商大促,2021年监管9610出口清单和货值大幅增长,票数同比增加243%,货值同比增长481%。

二是对接需求,打通物流“大动脉”。积极协助“马尾、莆田、平潭-机场空港”转场线路的开通,拓宽物流渠道,全力支持航空货运发展,协助开通往返菲律宾马尼拉的定期全货机亚洲国际航线,2021年在飞客改货、全货机等货运航线达11条,其中全货机线5条,往返9个国家和地区。全年累计监管货运航班和境外货邮分别比增65%、180%。

三是特色监管,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在世遗大会、奥运会期间,优化摄像器材验放流程,为98名赴东京奥运会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提供通关便利。总结经验提升对定点酒店跟班监督,核定食谱,完成ATP农残、中心温度、添加剂样本检验,保障了数字峰会600余人次的用餐安全。

下一步,机场海关将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继续以“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不断提升空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增强进出口企业信任感、幸福感、获得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