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荣誉!鼓楼又传喜报!

日期:2023-09-12 10:40 来源:福州日报 浏览量:423
| | | |
 
 
  丫霸!

  服贸会亮相!

  鼓楼又双叒获得全国性奖项!

  9月6日,在“2023服贸会·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上,鼓楼捧回两个大奖。其中,鼓楼区获评“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第8名,较去年排名上升两位;五四路中央商务区获评全省唯一“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

 

 
  服贸会·2023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的楼宇经济交流合作高端平台。会议邀请国际组织、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以及楼宇经济、楼宇标准等各领域专家共约300人出席,共商楼宇经济的开放合作,打造楼宇经济全球合作生态,构筑城市高端产业载体和服务平台。
  

  鼓楼区作为全市唯一受邀出席此次盛会的城区,在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准化、高端化、数字化、国际化等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被大会现场发布的《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蓝皮书》研究成果收录并公开出版,持续为全国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鼓楼区的楼宇经济

  是如何成为标杆范例的?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布局深远 成效亮眼

  鼓楼区楼宇经济发展起步早、行动快、谋划实、创意新,在布局上,构建了以五四路为纵轴,华林路、湖东路、古田路为横轴的“丰”字型楼宇经济核心区。同时,围绕东街口商圈、冠亚商圈和洪山科技园等形成三个小型集聚区。

  全区现有楼宇278座,总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其中商务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楼宇内注册企业4万多家。去年,全区税收超千万元楼宇107座,其中税收超亿元楼宇24座。全区共有42家市级总部企业,占全市总部企业的三分之一,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传统商贸业为支撑,数字经济、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多元发展的总部经济格局。

   

  今年以来,辖区在建或将建的商务楼宇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其中,汇川科技大厦、香格里拉中心、闽投运营中心、五凤工业园等已逐步投用,福建鑫惠商务中心等预计年内竣工;兴业银行集团福州营运中心、华电集团总部大楼等正在加快建设,全面投用后将新增面积28万平方米。

  机制创新 强化体系

  专设楼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十组”,构建起“区级(楼宇办)-街镇(服务中心)-楼宇业主(物管中心)-入驻企业”四级垂管体系,持续推动鼓楼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楼宇党建品牌,探索“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推出楼宇“党代表”工作模式,推动成立楼宇联合党支部,组建楼宇党建联盟,选派楼宇“党代表”定点入驻近百座楼宇,举办各类活动600多场,吸引8000多人次参与,形成平安共管、问题共治、政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基层党建治理新格局。

  开拓思路 升级服务

  标准化+升级。出台《商务楼宇星级评定》标准,推动中心城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融入楼宇党建和法律服务等我区特色,形成商务楼宇运营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体系框架(72项),打造鼓楼特色的商务楼宇标准化提升路径,带动众多楼宇主动对标自查,补足自身短板,实现软硬件全面升级。评选挂牌24座星级楼宇,带动楼宇运营“标准化”升级。

  服务模式升级。首创“楼宇专员”队伍和“一楼八员”体系,将招商引资、企业服务、数据采集、政策宣贯等举措落实到楼内具体经济单元中,将“企业找服务”升级为“政府送服务”。

  智慧化+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和“楼宇经济”共生发展,建立“吾鼓丰登”楼宇经济信息化平台,将1.4万条楼宇信息和20多万条楼内企业信息定期更新并输入“鼓楼智脑”中,通过大数据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等工作的判断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将商务楼宇由“信息孤岛”升级成城市创新发展的智慧引擎。

  政策驱动 精准扶持

  “十四五”期间,鼓楼区陆续出台《鼓楼区关于扶持楼宇经济发展的八条措施》等系列措施,在全市率先探索以专项政策提升楼宇经济能级,在政策的催化下,政企“双轮驱动”合力推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的战略构想稳步迈进。

  未来,鼓楼又将如何持续擦亮

  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

  这块金字牌匾呢?

  提升产城“融合度”

  空间上推陈出新。持续建设华电集团总部大楼、兴业银行总部大楼等一批高品质商务楼宇,着力打造新能源科创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海洋科创高地等一批高质量创新载体,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产业上招大引强。深入实施“招大引强”战略,吸引更多金融、科技类龙头企业、外资企业、总部企业入驻,带动中心城区业态调整、核心商圈的提档升级,增强区域产业辐射力、带动力。

  提升市场“活跃度”

  完善存量治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方协作”,引进专业写字楼运营团队等社会资本,用购买、统一租赁、代管等方式,集中化管理分散产权,统一进行改造升级,形成“改、转、升、建、治”的链式机制。

  引入市场化运作。对单一产权楼宇,引入市场资本整体改造运营;对多产权楼宇,由楼宇大业主牵头,整体收购或租赁其余业主资产,进行整体改造运营。

  创新产权管理机制。创新运用金融手段改革楼宇产权模式,建立健全社会资本“投融管退”通道,鼓励社会资本多种形式灵活参与楼宇更新。

  探索行业自治。培育各类智库、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参与鼓楼区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政策制定、标准认证、等级评定、项目评审等工作,逐步形成社会组织有机推动的市场自治模式。

  提升发展“协同度”

  深化标准化+。以《商务楼宇星级评定》引导楼宇软硬件优化完善,开展第三届星级楼宇评选,继续评出一批星级楼宇,鼓励楼宇对标《商务楼宇星级评定》标准逐步更新,提升楼宇标准化建设能级。

  集约化整合提升。统筹整合地块、交通、生态、环境资源,加强楼宇经济信息互通共享,在楼宇更新进程中同步推动绿色建筑创建、5G全覆盖、智慧充电设施等楼宇新基建行动,加快楼宇内外设施数字化改造、智慧化赋能,提升楼宇集约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