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编制背景意义
(一)背景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时期,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已进入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福建工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全球工业发展格局出现新变化。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成本优势承接制造业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新技术变革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信息网络、高端制造等重要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引领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发生新变革,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支持下,制造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转移,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为我省加快由“福建制造”向“福建创造”“福建智造”转变提供了新契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升级加快。居民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质量、高安全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先进省份在“互联网+”、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经济、创新创客等领域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区域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行业、领域面临新一轮“洗牌”,福建制造业不进则退。
(二)意义
二、主要目标
三、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工作举措,重点实施十大专项行动计划,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企业创新专项行动计划,培育企业创新动力、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培育制造业众创空间。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优化产业供给结构。提出实施产业龙头引领带动专项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龙头,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推进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产业供给结构。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增强内涵发展动力。提出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四是坚持以质取胜,提升制造业品牌价值。提出实施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培育一批质量水平领先、市场信誉好的产品品牌、区域品牌。五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拓展转型升级新路径。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六是推进服务型制造,打造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出实施制造业服务化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七是推动园区改造提升,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提出实施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专项行动计划,整合、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集约程度高、生态效益好的工业园区。八是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施企业绿色制造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九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促进军地协同发展。提出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十是深化产业合作,提高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提出实施产业开放合作专项行动计划,加强产业开放合作,推动工业产业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提升。
四、重点领域
《规划》瞄准29个重点行业发展方向,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发挥后发优势与潜力,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新兴先导产业加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三是调整优化产业,该类产业资源依赖性较强、对环境影响较大,预计“十三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仍会持续加大该类行业调整力度。未来行业发展需从严控制产能盲目扩张、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措施,引导行业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中高增长转向平稳发展。包括普钢、水泥、玻璃、造纸、煤炭工业等5个行业。
五、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了主题主线。当前,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粗放型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规划》突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友好型、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结构向更加协调、更加优化转变,发展动力向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转变,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资源利用向高效、清洁、循环、安全转变,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大省,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明确了主攻方向。未来五年,我省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规划》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聚焦自主创新、龙头带动、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品牌质量、两化融合、节能减排、工业园区建设等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行业结构,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促进了融合发展。《规划》突出体现了融合发展的理念,既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又着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兴先导产业,更加注重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既着力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又着力发展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和产品,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既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又着力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更加注重促进产业的融合互动;既着力提升现有国防军工企业武器装备水平,又着力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补、互动发展,走福建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