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翀、张镇父子的几处宋代题刻

日期:2015-04-27 16:21 来源:福州日报 浏览量:107
| | | |

  张翀,长乐古槐福州里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探花。初授漳州推官,迁临江军签判。端平二年(1235年)擢知汀州府,翌年调潭州提刑,赐紫金鱼袋。为政清明,以文学廉能著称,擢四川制置使,未赴任卒。入祀福州府学乡贤祠和长乐乡贤祠。长乐《墩头酒店张氏族谱》(以下简称《张氏族谱》)称其为提刑公。

  张镇(1216-1275年),张翀子。绍定五年(1232年)廷试第一,由于父亲张翀为考官,改为第三,成就父子两探花的佳话。初授绍兴通判,历翰林,擢礼部侍郎,景定初,官至吏部尚书,居吏部十余年。为奉养老母,乞致仕归,德祐元年(1275年)卒于家,年60岁,有《榕谷集》。

  张翀张镇父子是长乐的名人,在长乐留下许多题刻,这些题刻或仍存,或损毁,或隐没于榛莽丛中,笔者略举几处,以飨读者。

  张翀题刻

  一、《先室陈氏墓志》,前些年出土于长乐古槐镇福州里(今地名福州地,属古槐镇福坊村),是张翀于嘉定九年(1216年)为亡妻陈氏所作的墓志,墓志刻石,字作行楷,全文233字,除右上角几字剥蚀模糊外,全文大体清晰可读,此墓志内容未见有书籍著录,现录全文并加标点如下:“□□□南隐为世族,衣冠颇盛甲吾邑,先室□□□江山知县宋烈之次女也,生而颖异,举止有法,未笄,嶷如成人。父母爱之,择偶不妄嫁,年三十三始归于我。善事舅姑,常先意迎顺。岁时享祀,皆手自涤濯,不精洁不已。於人无愠色,居家无闲言,矜贫乐施,乡闾咸谓贤妇。喜斋云游道士及门人,谈神仙辄耳诵心识若信有之。嘉定甲戌初正,自为诗曰:‘利名白了几人头,万里封侯尽自由。’倏然有厌世离俗之志。一日诵经罢,感微疾而逝,实二十六日也,得年三十有五。姑陈氏哭之恸,其年冬亦亡。遂以丙子十一月十三日壬辰祔于祖茔之右。呜呼!曾谓斯人而弗寿乎?夫从事郎前漳州推官张翀志并书。”末尾小字云:“刊者傅召”。 张翀妻为陈宋烈之次女。陈宋烈,字鼎卿,长乐岱边村人,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官寿州通判,仕朝散郎。

  二、“增光”摩崖题刻,在古槐福州里。《张氏族谱》载:“石佛下有大王土谷神庙,原圣泉庵所分来也。庙前有石,宋嘉定、绍定年间,夜常放光一二丈余,因刻‘增光’二字于上,提刑公书也。故宋时吾家人文辈出,甲第联登。”

  三、“聚星”摩崖题刻,在古槐福州里聚星岩,崖壁勒大字“聚星”,旁款“嘉定癸酉六月望日 张翀书”。嘉定癸酉是嘉定六年(1213年)。

  四、“龙角峰”摩崖题刻,在漳港龙角峰,“龙角峰”三大字刻于巨崖上,上款“嘉定己卯上元日”,下款“文林郎临江军签判张翀书”。嘉定己卯是嘉定十二年(1219年)。

  张镇题刻一、魁龙碑有两块,一块在古槐屿头往壶井的路口,碑高大,立于碑座上,保存完好,碑勒“魁龙”二大字,旁款“里人张镇书”。

  另一块魁龙碑原在鹤上岭,1990年移入郑和史迹陈列馆。碑勒“魁龙”二个大字,碑额“魁”字上方刻三个圆凹,寓意三元及第,天下大魁。碑底“龙”字下边刻祥云纹,寓意龙腾云中,青云直上。此碑民国7年版(1918年)《长乐县志》记为张翀题,2001年版《长乐市志》则说是张镇题。经笔者多次实地考察,在阳光照射下,隐隐可见落款,五个字已漫漶,在阳光下细辨,为“□□张□书”,仅第三字和第五字可辨。从残存的笔画痕迹看,与“镇”字的字形结体吻合,应是“镇”字。此碑以张镇题为是。

  二、取青碑,原立于青桥。解放初修公路时碑被毁,后来乡人重刻一碑立于原处,“文革”又被毁,现碑为今人重书刻石。

  三、“拾艾”摩崖题刻,在鹤上石马村。张镇赴京应试,云“取青紫如拾艾”,后勒“拾艾”二字刻于崖壁。

  四、“大观”摩崖题刻,在古槐福州里。《张氏族谱》云:“福州里所居后山有莲花峰,下有石洞,洞可藏一二百人,中有一石,提刑公刻‘聚星’二字于其上,又一石尚书公刻‘大观’二字。星石上有榕树,传以为五季宋元至今六七百余年,其树犹挺然独秀,奕叶传芳,此真可谓吾家之乔木矣。提刑公号星石,尚书公号榕谷皆本此。”

  五、“昼锦”摩崖题刻,在古槐福州地村口。

  六、“龙首”摩崖题刻。一处在金峰镇冠屿山,乾隆《福州府志·碑碣》云:“龙首,张镇书,镌长乐冠屿峰。”一处在沙京五峰山龙首石。《龙泉寺志》云:“龙首石旁有鲤鱼石,俱在磊岩之麓。宋吏部尚书张公镇勒‘龙首’二字”。

  七、“魁山”摩崖题刻,在仙富村魁山。巨岩上刻“魁山”二大字,落款在右边,落款为“宝祐戊午记,探花张镇书”。

  八、云龙桥碑,在二刘村云龙桥。《长乐县志》云:“云龙桥在方安里。宋宣和五年,里人刘震造。凡四间,长八丈,阔八尺。碑勒‘云龙’,下通斗门桥。”此碑“文革”曾被砸断,后拼接修复重立于桥头,碑勒“云龙桥”三大字,落款为“宋宝祐新元 里人张镇书”。宝祐新元是宝祐元年(1253年)。

  九、“魁龙”摩崖题刻,在古槐北湖村祠堂后山。此“魁龙”摩崖传为朱熹书,朱熹所书“魁龙”摩崖题刻镌在鹤上龙泉寺附近,乾隆《福州府志·碑碣》云:“‘魁龙’,朱子书,镌长乐龙泉山。”相传朱子魁龙摩崖题刻“文革”中毁于采石。

  此外,还有《女弟张汝玉圹志铭》。民国《长乐县志》载,张镇妹妹张汝玉,许嫁同郡宣议郎李昌朝,未婚而昌朝卒,汝玉哀痛成疾,死,葬福州里,张镇为作圹志。乾隆甲戌(1754年)夏,水潦圹坏,露铭砖,族人修窆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