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州元宵节不吃元宵
有“送灯”、“观灯”、“燃灯”等习俗
日期:2009-02-09 14:36
来源:福州晚报
浏览量:319
今天是元宵节,各大超市汤圆前几天就开始热销。不过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元宵节吃汤圆(元宵)是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按照福州传统,元宵节这天是不吃元宵的。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是福州一年中的第一个大节,也算是春节系列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比起吃,福州人在元宵节更重视灯。旧时福州的元宵节有“送灯”、“观灯”、“燃灯”等习俗。 三坊七巷自古就是福州著名的灯市,元宵之夜,家家户户张灯悬门,十里灯街,红光辉映。相传北宋的一个元宵节,一名福州太守为了观赏花灯,下令每户捐灯10盏。当时郎官巷的一位诗人得知后,愤然在鼓楼附近挂上一盏诗灯: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此诗一出,官府撤销捐灯令,大快人心,当年的元宵节特别热闹,而这种诗灯也随着这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 除了诗灯,舞龙灯也是福州闹元宵的一大特色。清代一位文人用诗记录下了旧时福州鼓楼、东街口一带元宵夜舞龙灯的盛况:宣政街连狮子楼,大航桥上月如秋;阿谁报道龙灯到,惹得湘帘尽上钩。诗中的宣政街即现在的鼓楼前,而狮子楼在东街口之北,大航桥在虎节路与贤南路之间。 据传,最初福州舞龙灯仅供达官贵人观赏,后来闽王提出要“与民同乐”,于是动员民间元宵节舞龙。在福州民间龙灯中,仓山区高湖一带的最有名,相传“高湖龙灯,灯里有灯”,无论是制作还是表演都极具观赏性。 家住三坊七巷的“老福州”郑子端回忆:儿时元宵之夜,大街上有许多踩高跷、舞龙、舞狮的表演队伍。龙灯舞到了谁家门口,谁就要燃一小挂鞭炮,龙灯队就会在那家门口舞开,边舞边说些吉利话,若舞到“龙抢珠”,则被认为是非常吉利的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