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洋中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集“小美”聚“大美”

日期:2022-04-15 14:29 来源:福州晚报
| | | |

   4月的永泰同安镇洋中村,草木葱茏、飞鸟轻鸣、睡莲满塘,仿古街巷整洁有序,村民门前有花有草……在村中行走,移步换景,目之所及,皆是庭院“小美”与乡村“大美”美美与共的新图景。

  洋中村,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为何能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个叫得响的荣誉?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它是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来撬动乡村振兴“大战略”。 

  党建引领 整治村居 

  4年前,洋中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这里轰轰烈烈地展开。 

  洋中村内,作为同安镇三洋片中心地带的洋中街,成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承载了当地人无数的记忆。它整治后实现了颜值蜕变。过去,这里上午摊贩挤满街道,晌午人流散去,留下一地垃圾。逢年过节时,不到500米的街道一堵车就是两三个钟头。如今,宽敞整洁成了这条老街的新常态,样式统一的仿古遮雨篷、红灯笼、墙绘,更是让返乡村民和外来访客眼前一亮。 

  乡村要发展,人居环境是底色。洋中村党支部书记鲍华安说,乡村治理涉及乡村发展的方方方面,要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就必须解决乡村治理中谁来治理的难题。 

  紧扣这一难题,洋中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选拔“实干型”两委班子,带动“创业型”乡贤队伍,培育“创新型”组织模式,多措并举提升治理水平。如:洋中村积极引导在外乡贤能人回乡担任村干部。在外从事体育设备等轻工贸易工作的鲍贵峰就是其中一个。他自2018年担任洋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先后动员32名乡贤捐资600多万元参与家乡建设。 

  精细到户 点“靓”生活 

  有的冲洗路面,有的擦拭护栏,有的养护花草……日前,晚报巡村记者组来到洋中村,正好撞见洋中街开展热火朝天的大扫除。做卫生的并不是环卫工,而是村民在落实各自的“门前三包”责任。 

  茉莉花、百合花、绿萝……鲍秀瑜的杂货铺门口,被几十盆绿植装点得春意盎然。50岁的鲍秀瑜说,自从洋中村启动美丽庭院建设以来,她就爱上了摆弄花草,生活多了不少情趣。 

  去年8月,洋中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积分制试点工作为契机,趁热打铁将乡村治理精细到户,推动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从“袖手看”转变为一起“动手干”。 

  别看现在洋中村打造美丽庭院蔚然成风,但一开始这个转变并不顺利。如何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该村的7旬村医鲍炳钦,成了村干部的最佳“助攻”。 

  起初,听闻村里要推行文明积分制,鲍炳钦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搞形式。对于积分可用于在文明超市兑换纸巾、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评选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他也不为所动。但是,鲍炳钦热心村务,被邀请加入考评小组,参与卫生评比。挨家挨户上门检查转了一圈,他成了“积极分子”。 

  春赏油茶花、夏看灯笼花、秋闻桂花香,冬日无花还可觅锦鲤,再摆上秋千椅、石桌、石凳等,鲍炳钦家门口的烂泥田被他整治成了庭院花园。 

  有了鲍炳钦这个榜样,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到房前屋后“微田园”的建设中。在此基础上,洋中村还逐步建立保洁收费制度,按户籍人口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收缴保洁费,进一步推动环境整治由政府主导向村民主体转变。 

  如今的洋中村,实景呈现出了坐拥一方庭院,赏四季之美景的美好生活。 

  抱团发展蹚出新路 

  眼下,洋中村内的三洋人民文化宫活化利用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座文化宫建成于1973年,曾是永泰规模最大的影剧院。乡贤们集资260万元对三洋人民文化宫进行修复,在保留礼堂功能的基础上,引进新业态,打造集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中心。 

  如今,通过修旧如旧,三洋人民文化宫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乡村文化新地标。该项目建设不只关乎洋中一个村,它也是同安镇三洋片中心村党委成立后,启动的第一个项目。三洋是联坪、洋头、洋中、坂头、洋尾、三捷等六个行政村的统称。 

  三洋片中心村党委,覆盖三洋片6个村231名党员,通过创新探索“1+6+N”(1个中心村党委+6个党支部+为民践行N项实事)组织架构模式,融合区域内资源,实现各个乡村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 

  鲍华安说,围绕生态、庄寨、红色等特色,洋中村接下来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洋中村是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村,田园风光秀美,在附近还能打卡爱荆庄、仁和庄、九斗庄等连片庄寨。洋中乡村游线路渐成雏形,更多特色配套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如:乡村“学习强国”线下实践基地正在打造中、洋中街打造米食一条街也提上了日程。 

  “过一两年,你再来,洋中村还会让你眼前一亮。”鲍华安信心满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