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最大保障房项目霞镜新城开始陆续交房 宜居家园的美好时光正在开启
全市最大保障房项目霞镜新城开始陆续交房。
目前全市面积最大的保障房项目进入“交房时间”。从上周四开始,位于仓山区金榕南路的霞镜新城三区和四区,陆续有涉迁安置居民前来办理首批安置房的交房手续,宜居家园的美好时光正在开启。
记者从项目业主单位市建发集团获悉,根据规划,霞镜新城项目面积242亩,共有4个住宅小区,分别为三区、四区、六区、八区,所建住宅均为安置房。项目于2017年6月起分期启动建设,共建设3860套安置房,其中三区、四区共建设住宅2800多套。目前,三区和四区已完成竣工验收并开始陆续交付使用;六区和八区目前正在加快室外工程扫尾。
南北通透 开窗见景
据了解,霞镜新城按限高70米、容积率2.4进行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1.58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35.68万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约15.9万平方米。项目建有30栋11层到22层不等的住宅楼。
“南北通透,是市民最喜欢的住宅空间,霞镜新城的住宅楼,基本做到了南北向布局,保障每家每户都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市建发集团霞镜新城项目负责人邹震说。
良好的视线,也让共享小区绿地花园,成为霞镜新城的一大特色。邹震介绍,围绕小区景观节点,交错布局的住宅楼之间,环绕形成多个主题的中庭绿地,实现每家每户开窗就能见绿见景。住宅楼之间的公共绿地,一条条步行廊道编织起小区的休闲路网,将绿色风景延伸至各栋住宅楼,让公共绿地最大限度地为所有住户共享。
人车分流 配套完善
“针对小区居民安全出行,我们着重对小区内的出行交通流线进行了优化设计。”邹震告诉记者,为了缓解小区高峰期出现通行压力,市建发集团根据小区外部的组团道路,在项目各区都设置有一主一次两个出入口,提高项目的出行能力。
在小区的交通流线设计上,霞镜新城各区居民的车辆通过车行出入口进出地下停车场,不经过小区地面,步行居民则通过地面出入口进出小区,真正做到人车分流,也为居民营造出纯粹的步行休闲绿色空间。同时,每个区内部都设计有环形消防车道,并在局部设计有“回车场”,方便消防车掉头,直达各楼栋。
人车分流为居民安全出行创造条件,完善的配套则让居民畅享宜居生活。霞镜新城项目除了住宅楼外,配套建设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1座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可设置12个班级的幼儿园。与此同时,项目在金洪路与金榕南路交叉路口,配套建设了商业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宜居家园这样打造
在景观绿化建设上,市建发集团采用了海绵城市绿建技术。邹震介绍,小区建设有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绿地、道路及周边水系对雨水的吸纳、蓄渗与缓释作用。同时,通过建设小区海绵体调节给排水,增加雨水下渗量,大大减少了新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让绿地、园林与景观水体实现高度融合统一。
借助建筑信息模型提高地下室的空间利用率,利用铝膜工艺提高施工精度,利用全专业叠图技术优化线路布局……“在项目建设中,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小区的建筑品质,实现为涉迁安置居民打造宜居、乐居、安居的品质家园。”邱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