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0-12-23 10:30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一)疫情防控保障措施有力。第一时间部署全员返岗,启动粮食应急预案,消除跟风抢购,同时组织动用应急大米,协调企业提前复工,应急网点敞开供应,调入粮食保障供应,连续7天向全市各防控站点供应应急物资,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粮油市场量足价稳、疫情防控一线物资充足。3月9日,获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为首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先进集体。

  (二)粮食安全考核连创佳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2016年国务院实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以来,在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粮储局共同努力下,我市连续三年考核获全省第一,实现“三连冠”,市政府予以全市通报表扬。

  (三)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10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海峡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全国31个省(市、区)政府代表、院士专家,2600多家涉粮企业、1.5万名专业观众,展区面积7.5万平方米,总参会人数超12万,总成交金额361.7亿元。我局成立工作专班和6个专项工作小组,牵头落实全市筹备工作,圆满完成大会组织筹备、运行保障、疫情防控等任务,向全国展示福州粮储系统良好精神风貌,得到了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和参会来宾的一致肯定。大会期间,我市签订粮食购销项目93个,与甘肃省定西市、广东省韶关市建立粮食战略协作关系。

  (四)粮食储备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地方储备粮总规模历史最高。储备粮轮换均通过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交易,确保“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推广粮面温控、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生物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促进优粮优储、常储常新。完成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任务,进行全覆盖检查,摸清库存实底,得到国家局充分肯定。

  (五)粮食产销协作全面拓展。立足保供应、稳价格,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推进“引粮入榕”,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粮食交易大会、福建粮洽会等修改完善扶持政策,鼓励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增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推动省外产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突出福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作为保供稳价主载体作用,进一步提升市场功能,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六)粮食质量监管持续加强。强化执法监管,被国家局评为首批全国粮食流通执法督查创新示范单位。市粮油质检中心作为国家局指定的粮食质检第三方试点机构。全年组织治理“餐桌污染”、建设“放心粮油”供应网络等专项检查。推进“福建省原粮追溯体系”平台建设,开展“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专项督查,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查。 

  (七)粮食企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市稻花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东北建立粮食生产基地,采取基地+订单模式,建立起育秧、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取得良好的市场效益和品牌效益。市面粉公司与中粮集团正式签约,双方设立合资公司,总投资3.8亿元,扩大产能,全国首创“先合作再合资,先试产再投产”合作新模式。

  (八)物资储备管理逐步规范。成立市应急物资储备有限公司,制定《福州市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福州市救灾物资调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提升物资储备管理水平。2020年4月,成为市级医疗物资储备常态化管理的主体单位,进一步提升全市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认真补短板、强基础,强化问题整改和结果运用,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质量和水平。

  (二)着力提升保供稳价水平。坚决贯彻“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继续鼓励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扩大省外产区粮食生产基地规模,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完善粮食运输协作机制,构建种植、储存、加工、调运、供应的整体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我市粮食应急调控和保障能力

      (三)推进组建“福州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整合系统资源,提升管理效益,按照国有粮食企业政策性职能和市场化竞争经营进行剥离,引入现代化管理机制和运营理念,建设产权明晰、主业明确、竞争力强的区域性大粮企。

      (四)开展“效益管理年”行动。结合市级粮库搬迁建设,将储备粮集中管理,增加管理规模,减少管理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收益,推动局属企业提质增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争取利用资产征迁补偿资金实现改行转业或购置不动产,盘活老旧厂房设施用于改建,挖掘潜力,增加企业资产收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年”行动,推动应急大米储备、市军粮综合应急保障服务中心,东郊粮库、洪山粮库、禾福油库迁建五大项目建设走上快车道。规划在福清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划拨380亩用地建设粮食产业园,构建粮食储备、加工、交易、物流一体化,解决从储备到加工到供应“最后一公里”问题。

  (六)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结合新时代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的现实需求,统筹布局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加工、供应等体系建设,谋划打造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重点项目,推进东西两翼产业集群。一是以闽侯县杜坞片区为主导,依托福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积极引进粮食加工、贸易、仓储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二是以长乐松下、福清元洪片区为主导,利用空港、海港、铁路、公路等发达交通网,建设粮食集装箱码头,建设成为国家东南沿海重要的粮食集散地。

  (七)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向浙江等先进地区学习,下力气抓好队伍建设,尽早促成全市粮库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增强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努力实现省级、市级、县级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数据互联互通

   (八)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稻花香”大米申报全国驰名商标,加强维权打假,发展大米全产业链,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利用中粮集团管理、资金、营销等优势,推动市面粉公司与中粮集团合资公司做优做强。推动“禾盛粮油”连锁大力发展新业态,布局线上电商平台,重点解决配送问题,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九)创新执法督查和监管方法。加快完善面向粮食和物资储备各类业务的监管办法,聚焦热点难点,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创新监管方式,健全问题线索发现机制,继续用好12325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积极受理群众举报,强化突击检查和暗查暗访,及时发现各类问题。

  (十)强化物资储备管理机制。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要求,规范物资储备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物资储备效能。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特别是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切实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储备物资调得动、用得上。

来源: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