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和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及病程上有显著差异。流感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突发高(39-40℃)、全身肌肉酸痛、寒战、乏力等,病程通常持续1-2周,咳嗽可能迁延数周,且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等重症。普通感冒则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较轻,以低热、鼻塞、流涕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5天。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最佳时间为流行季前(如10月底前),但流行季中接种仍可降低感染风险。疫苗可减少重症率60%-70%。6月龄以上人群均建议接种,孕妇、慢性病患者优先。
公共卫生 - 2025年03月19日
眼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哪几类人群需特别注意如何做好防护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郑霄雁。目前,全国各地都处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期,其中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且甲型H1N1亚型为流行优势毒株。此外,其他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如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等,活动强度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在流感流行期,虽然全人群普遍都存在感染风险,但某些特定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感染流感病毒后极易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尤其是年龄小于2岁的儿童,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感染流感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容易引起病毒性肺炎,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这些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影响,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妊娠期妇女和围产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免疫系统受到一定影响,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重症。“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流感和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疾病。”郑霄雁建议。此外,在旅途中,建议在公共交通工具内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在公共交通工具内用餐;如必须用餐,应尽量加快用餐速度,减少暴露时间。流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所以要勤洗手来减少病原体感染,尤其是餐前便后,必须做好手卫生。离开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后,应及时洗手洗脸并更换衣物,有条件的话及时做好衣物的清洁消毒工作。公众场合人群密度高,空气不流通,病原体容易聚集,易造成感染,应去人少空气流通的地方。在家中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菌浓度。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平时多晒太阳,及时增减衣物,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如出现高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科普 - 2025年02月06日
近日,台湾女演员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年仅48岁。此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流感的关注。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尽管名称中包含“感冒”二字,但其危害远超普通感冒,甚至会危及生命。昨日,福州市疾控中心专家就流感和感冒的区别、流感的凶险性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科普。2月仍需警惕流感在福州疾控中心发布的2月份关注疾病榜单中,流感位居首位。据介绍,近期全国各省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仍处于高位。2025年第三周,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显示,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福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郑霄雁表示,当前全国各地流感疫情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福州的流感流行趋势、强度、毒株型别与全国相似。流感不等于感冒郑霄雁表示,有些人认为,流感就是感冒,熬一熬就过去了,其实并非如此。流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大家要明确,流感不等于感冒。”郑霄雁介绍,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症状主要包括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可伴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而普通感冒通常由多种病毒(如鼻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引起,传染性相对较弱,症状较轻,多为自限性疾病。流感虽然在多数人身上表现为轻症,通常在一周内自愈。但是,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孕妇、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感染病毒后,流感病毒能够迅速在人体内复制并扩散,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一旦病毒侵入肺部,就可能引发肺炎,导致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呼吸衰竭、心脏或脑部的严重损害和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此外,年轻人也可能被流感击垮。特别是有熬夜、不规律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年轻人,流感病毒会在人体免疫力差时乘虚而入,年轻人过强的免疫反应有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自我摧毁,表现为免疫细胞对自身细胞的无差别、自杀式攻击。确诊后如何应对“患者确诊流感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郑霄雁介绍,“发病后48小时是流感治疗的黄金期,此时病毒复制活跃,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能尽早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还能减少重症的发生概率。”郑霄雁还提醒,流感大多呈自限性,即能自行缓解。不过,若患者持续高热超过3天,伴有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或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神志异常,以及严重呕吐、腹泻、合并肺炎等,需立即就医。得了流感,还应好好休息,不建议立即工作。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患者在家要减少与家庭成员的接触,在公共场合要科学佩戴口罩。如何预防流感对于流感的预防,郑霄雁给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在流感流行高峰前一两个月接种疫苗,未完成接种的也可以在流行季接种。优先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接种。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居家勤通风、出门戴口罩等,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口鼻,并尽快洗手。此外,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也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流感。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做好自我隔离,居家休息,减少流感传播风险。
健康科普 - 2025年02月05日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