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一、 背景依据
福州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实践地,30多年来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蓝图,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持续推动我市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延续历史文脉,弘扬闽都文化,亟待出台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能够体现我市特色、符合我市实际、能够较为全面具体地指导相关主体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制定主要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规条例为依据,并经多轮征求市文物局、市城管委、市国资委、街区属地政府及街区运营机构等多家部门、单位意见,经市十六届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十二届市委常委会第127次会议研究通过后修改完善出台。
二、目标任务
《管理办法》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以历史城区复兴为引领,采用引导、更新、治理等管理办法,突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保护要素的成片保护利用,打响闽都国际文化品牌。历史文化街区管理遵循“市级统筹推进、属地统一管理、协同高效配合、共治共建共享”的原则,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持街区风貌的完整性、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框架。
(二)明确街区管理机构职责。
(三)明确街区运营单位职责。
(四)加强街区日常管理。
四、范围期限
《管理办法》适用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四城区内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四城区外历史文化街区可参照执行。
《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五、解决问题
2006年6月,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公布《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作为政府规章加强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管理。随着我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不断增多,不同街区文化特色不一,加之《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2017年)《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21年修正)等出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已与当前街区保护与管理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应当及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