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区总体规划(2015~2030年)》图解
2015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福州新区,福州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根据规划草案,福州新区将以海峡、海丝、海洋“三海”跨越为主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路径,全力建设“开放新区、海湾新区、智慧新区、绿色新区”等“四个新区”。
定位及发展战略
按照规划,福州新区规划区面积800平方公里,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4个县(市)区26个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规划控制区面积1892平方公里,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连江、罗源6个县(市)区64个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新区发展定位为“三区一门户一基地”
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
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改革创新示范区
生态文明先行区
发展实施“两大两+”战略
“大开放”战略
“大海湾”战略
“创新+”战略
“生态+”战略
此外,还将推进区域融合,将新区与海西、福州大都市区、平潭及中心城区的发展有机融合。
控制区空间结构
一核两翼、两轴多组团
“一核”即新区核心区
“两翼”即新区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
“两轴”即沿江综合发展轴和沿海蓝色经济轴
“多组团”
规划区空间布局
规划区整体形成“一心五组团”空间结构。
“一心”即福州新区中心(也是整个福州的副中心),
综合交通体系
铁路形成“六线两支”的格局
客运线路呈“两纵两横”格局,“两纵”即沿海快速铁路(温福—福厦铁路)、沿海客运高速铁路(含福厦高速铁路);“两横”即京台高铁、福平铁路(客货兼顾)。货运线路形成“一纵一横两支”布局,“一纵”即沿海货运铁路,“一横”即峰福铁路+货运外绕线,“两支”为港口疏港支线。
高速公路为“两纵两横”格局
“两纵”为沈海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含长乐前塘至福清江阴高速公路),“两横”为京台高速公路、渔平高速公路。
快速通道形成“三纵八横”系统网络
轨道则规划形成“四大放射线”城际轨道网络,分别为福平线(福州北站—平潭)、F2(莆田—福州机场)、F3(宁德—福州机场)、F5(平潭—莆田)。规划形成“五横三纵”的城市轨道网,“五横”为:轨道1号线、轨道2号线延伸线、轨道6号线、滨海快线、马尾滨海线;“三纵”为:轨道4号线、琅岐线、梅花线。新增滨海快线,联系滨海新城(长乐机场)与福州主城。
水上交通方面,规划了9处客运码头
其中松下邮轮码头为滨海新城海上客运枢纽,建设成为海丝沿线重要的邮轮始发与停靠港。
近期重点强化滨海新城建设
按照规划,将在新区三江口、闽江口、滨海新城、福清湾、江阴湾五个核心组团同时发力基础上,重点强化滨海新城建设。
我市将加快轨道交通6号线、东部快速通道一二期、东南快速通道等交通廊道建设,推进轨道滨海快线建设,率先构建轴向复合型交通走廊。
重点推进北至机场高速、东至东海、南至松下、西至泽竹快速路8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
同时,要加强好文武湖周边、海岸带防护林建设,注重战略性“留白”,严控土地出让和违章建设,避免无序蔓延,为城市远景发展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