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情况
福州市商务局
新闻发布会材料
福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试点建设工作情况
福州市商务局
(2022年4月)
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是城市商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社区商业发展而产生,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近年来,我市商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一是城市商圈快速发展。
二是街区改造提升加速。
三是商业网点不断健全。
四是配送体系日渐完善。
2021年10月,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以来,便民生活圈建设便一路牵动着民生运转的“毛细血管”,吸引无数关注目光。经过6个月的发展,我市依托老载体构筑新环境,服务老顾客融入新业态,兼顾智能化和便利化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给周边居民带来满满幸福感,让所在社区烟火气氤氲。
一、科学优化布局,提升“业态味”规划
根据商务部申报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工作要求,我局牵头起草了《福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建设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并确定2021年我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名单。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达了22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商业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纳入《福州市完整街区建设导则》,建立市、区、街道、社区联动机制,通过摸清辖区内商业网点底数以及社区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合理优化便民服务网点。实施分类建设布局,新建居住区优先考虑发展集聚式商业形态,重点建设改造社区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便民商业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老旧小区因地制宜补齐商业设施短板,提升现有设施水平;商业设施配备相对齐全的社区重点优化调整业态组合,加强新业态、新服务引进,拓展商业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二、补齐设施短板,促进“一站式”便民
按照社区发展基础和居民消费需求,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通过引进品牌企业、扩充现有网点功能等方式,优先配齐、配优、配强基本保障类业态。市民政局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中央厨房+长者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的服务模式,构建以养老服务机构和餐饮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已建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477个,设置了118个助餐点。市新闻出版局针对部分社区无出版物销售点的问题,开展居民恳谈日,收集居民意见,指导相关街道、社区创设新式书店。同时鼓励文具店兼营出版物零售和打字复印,实现“一店多能”,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仓山区试点社区探索出一套“底楼便民服务”法,把底层一楼的物业配套场地改成茶馆会所、连锁药店、旅行社、口腔门诊、养生保健等服务类场所,为社区业态“添砖加瓦”。
三、提升运营管理,打造品质“生活圈”
发挥多方协同作用,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商户等各方力量,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诚信经营和守法意识,通过共建共管加强环境整治和自律规范,完善适老化服务。市城乡建设局发布了《福州市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按照“一年有明显成效,三年基本完善”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福州市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全市共排查建档无障碍设施项目450余项,改造提升项目240余项,总投资额2161.7万元。市城管委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支持试点社区商家利用自有空地展销,悬挂宣传品,营造商业氛围。市生态环境局分批分阶段督促3017家餐饮企业完成隔油池规范化整治,做到达标排放。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指导社区早餐店向有资质的供应企业采购,并结合“点题整治”,启动网络餐饮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保持商业网点整洁有序。
四、推动服务创新,智慧赋能“一刻钟”
推广应用智能化技术和设施,鼓励加强智能信包箱(快件箱)、智能冷冻柜、自助售卖机等智能设施建设,推动智能设施设备进社区、进门店,提高社区智能化水平。市商务局携手市金控集团,推动“乡村振兴柜”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市大数据委在近百个社区部署“e福州”便民服务终端,为市民提供医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服务事项的自助办理;同时,e福州接入了中青家政平台,为广大市民提供保姆、月嫂、水电维修、电器清洗、管道疏通等家政服务。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建设、规划、房管等部门印发《关于在城镇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工程等区域建设智能信包箱的通知》,推动智能信包箱标准化建设,2021年,全市备案建成智能快件箱741组,累计备案建成智能快件箱1328组,提高了便民服务的“温度”。
2022年,我市将在继续优先配齐、配优、配强满足基本消费需求业态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发展满足社区居民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新业态。同时,在2021年全市11个试点社区的基础上,再打造22个试点社区(名单详见附件),力争2025年底前,全市建成区80%以上社区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
附件2-1:2022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项目名单
附件2-1
2022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项目名单
2022年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共22个,其中,集聚式为主6个,街坊式为主6个,分布式为主10个。具体名单如下:
一、鼓楼区(6个)
中山社区(分布式)、东大社区(分布式)、公益社区(街坊式)、建华社区(分布式)、三坊七巷社区(集聚式)、杨桥河南社区(分布式)
二、台江区(2个)
宁化社区(集聚式)、牡丹社区(分布式)
三、仓山区(2个)
港头社区(街坊式)、天马社区(街坊式)
四、晋安区(2个)
新秀社区(街坊式)、环南社区(分布式)
五、马尾区(1个)
培英社区(集聚式)
六、长乐区(1个)
西关社区(街坊式)
七、福清市(1个)
清华社区(集聚式)
八、闽侯县(1个)
滨江社区(集聚式)
九、连江县(1个)
温麻社区(集聚式)
十、闽清县(1个)
洋桃社区(分布式)
十一、罗源县(2个)
环三中路生活圈(分布式)、滨岐社区(分布式)
十二、永泰县(1个)
樟树坂社区(分布式)
十三、高新区(1个)
旗山文城社区(街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