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纲领》,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全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化建设,优化我市国际化语言环境,营造省会城市国际化氛围。
一是组建一支队伍。成立翻译专班,对重要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进行初审。成立以英、法、日、韩等四种语言为主的专家委员会,聘请11位国内、省内知名权威翻译专家担任委员,制定全市外语标牌统一用语库、审核全市外语标牌译文。
二是整改一批标识。组织专家赴我市机场、火车站、地铁、三坊七巷、鼓岭等十余处重点涉外公共场所,现场检查外语标识标牌,持续督促外语标识标牌建设管理责任单位按照专家审定意见整改落实,共整改英日韩词条7300余条、外语简介近10万字。
三是建立一项制度。为加强全市外语标识译写的常态化管理工作,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做法,拟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39家单位为成员单位的福州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全市外语标识工作。
四是制订一份文件。牵头起草省内第一部地方性公共外语标识规范性文件——《福州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对公共外语标识设立范围、内容及外语标识审核、责任义务作出详细规定,对全市外语标识全流程管理进行统一规范,将改变过去外语标识各自为政、译文千差万别的弊病。
五是开发一款APP。依托“青春福州”微信公众号搭建“福州外语标牌标识纠错”APP,鼓励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关注和参与我市外语标牌标识规范化建设工作,对存在错误的外语标牌标识随手拍、随时传,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