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日,一场特殊的渔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在福州执行。此前被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人员抓获的违法行为人林某某,自愿委托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代为购买
非法捕捞对福州市渔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例渔业生态环境损害蓝碳赔偿案。本月
大破坏性影响,引导违法行为人林某某通过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向福建亿达公司自愿购买
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业务总监高昱介绍,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每年能够吸收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约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海洋碳汇又称“蓝碳”,渔业碳汇为蓝碳的一种,即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捕捞和收获将这些碳移出水体。渔业碳汇不仅可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水体酸化、减缓气候变暖,还能带来海洋生态改善、渔业经济转型和渔区民生改善等综合效益。“与传统行政执法相比,今年首次引导违法行为人通过认购海洋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改变了以往一罚了之的简单处罚方式,有利于违法行为的纠正,是我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负责人表示,从
“我深刻认识到电鱼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后不再做有损环境的行为,还要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拿到执法结果后,违法行为人林某某当场认罚并表示,“执法过程有理有据,通过碳汇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罚得心服口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