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FZ00133-2709-2006-00023
- 主题分类: 无
- 发文机关: 福州市环境保护局
- 成文日期:2006-02-28
- 标 题: 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关于开展2006年全国青少年环境保护系列比赛活动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榕环保综〔2006〕39号
- 发布日期:2006-02-28
- 有 效 性: 有效
福州市环境保护局 福州市教育局
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关于开展2006年
全国青少年环境保护系列比赛活动的通知
榕环保综[2006]39号
各县(市)区环保局、教育局、市管高校、省市属中小学(含职业学校)、市管民办学校:
市环保宣教处联系人:陈向阳 联系电话:87327912
通讯地址:福州市金鸡山路32号 邮 编:350011
市教育局德育处联系人:陈秀奇 联系电话:83323685
通讯地址 :福州市广达路53号 邮 编:350003
附件:关于开展2006年全国青少年环境保护系列比赛活动的通知(环宣中心发[2006]1号)
福州市环境保护局
福州市教育局
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关于开展2006年全国青少年环境保护系列比赛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处):
青少年环境教育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自成立以来,每年都开展不同主题的全国性的青少年环境系列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在青少年中间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拓宽了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增进了与国外青少年之间的交流。
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扩大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程度,加强总局宣教中心同各地环保宣教系统的联系,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决定2006年继续开展青少年系列比赛活动(活动通知详见附件),请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组织比赛活动。
联系 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张友谊 张丽萍
电话/传真:010—84646361、010-84637722—2303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
邮政编码:100029
二○○六年一月十二日
附件一:关于举办2006年第四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活动的通知;
附件二:关于举办2006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国大、中、小学生公益广告设计比赛活动的通知;
附件一:
关于举办2006年第四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处):
为增强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尤其是对保护、节约水资源的关注,自2003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ITT工业公司每年都联合举办“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活动,并选送当年中国国内一等奖获奖选手代表中国学生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国际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及世界水周等相关活动,与来自世界29个国家的参赛学生一起比赛、交流。
参赛学生可以针对解决水问题所采用的创新方法、技术,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实用项目等开展此项活动。2006年,中国仍将选派选手代表中国学生赴瑞典参加世界水周和国际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的水奖评奖、颁奖活动。在活动期间,选手将向与会代表、各国的环保组织、水环境专家、NGO代表介绍在水资源的保护、治理、清洁等方面的科技发明成果,向各国介绍我国在水保护方面的成绩、经验。此项活动的开展将促进我国青少年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扩大该活动影响,深入推进青少年在水环境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对本地和全球的水资源的关注程度,增强动手参与能力。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ITT工业公司联合于2006年继续实施第四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活动(活动详细内容见附件)。望各地积极组织当地学校参加本次比赛活动。
附件1:2006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国大、中、小学生公益广告设计比赛活动规则、时间安排;
附件2:参赛登记表(略);
附件3:2003-2005年斯德哥尔摩国际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大奖作品简介
附件1:
2006年第四届“ITT杯”全国中学生
水科技发明比赛规则及活动安排
一、活动形式:
1.主题:基于调查、研究、监测等实践活动,围绕水资源保护进行的科技发明和创造活动。
2、开展形式:以本地区可为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等)为对象,开展以下活动:
对水资源开展科学调查活动,并提出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的设想及方案;
净化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研究及发明活动;
节约和循环利用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水)的发明活动;
节约农业用水的研究及发明活动;
加强对水体及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的研究及发明活动;
在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用水量的生产设计方案;
其他保护、节约水资源的方案。
若团体选手获胜,最多只能有3名选手赴斯德哥尔摩参加水周及评奖、颁奖活动。因参加国际水周及水的评奖活动,并在此期间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所以要求参赛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交流能力。
4.参赛要求:由各省推荐或评选出的选手参加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组织的最终评选,所有参赛选手需上报一份书面材料及多媒体光盘,并且可根据自身情况制作项目展示材料;如果被评为国内一等奖,获奖者必须制作一套在斯德哥尔摩水周上供公开展示用的项目展示材料。
(1)书面材料要求:
一份说明该项目并配有图示(曲线图、图纸或照片)的打印报告。该报告不超过20页,内容要详实,论据要充分。其中包括图示和推荐人名单。文稿应是单面打印,图示不超过6页。
报告的第一部分必须是科学性的小结(摘要),简要说明项目目的、方法、所用材料、观察方法和结论等内容要点,并简要解释该项目是如何改进水环境质量的。
提供一份用中文写成的项目介绍,项目介绍力求简洁、明了,容易理解。
提供一份说明,介绍从教师、父母、专家等有关方面得到的对该项目的支持帮助。
建议报告用中文打印。
(2)项目展示材料:
展示材料是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应展出项目的重要部分。展示材料可包括图示和演示材料。
项目展示材料可按照下列尺寸制作:
5.参赛注意事项:
(1)、获国内一等奖的选手要参加世界性的比赛,要求英语口语具备一定水平,参赛作品的英文翻译务必准确;
(2)、参考文献要真实、可靠,有据可查;
(3)、评委由水环境、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参赛作品力求严谨,客观;
(4)、对于检测水中污染物或提出治理方法,可采取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更能引起评委注意,例:可以通过观察水中生物的变化或某种生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变化来反映水质变化;
(5)、项目方案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有比较广泛的推广价值。
二、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2006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宣教中心下发关于此次比赛的通知;
4、来北京参加决赛的选手要求用多媒体等形式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参赛项目。
三、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1、此次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奖评选活动将设:一等奖1名(或团体1个)、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5名、优秀组织奖10个,组织奖若干。
2、一等奖获得者(最多三名选手)将代表中国参加于2006年8月中旬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水周及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的评奖、颁奖活动。选手赴瑞典的旅费及住宿费用由活动组委会负责。
3、获二、三等奖的学生将酌情安排以自费形式参加在瑞典的活动,他们将分别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价值1500元、1000元的奖品或奖金。
4、所有获奖者均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
四、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保宣教中心(处)
赞助单位:ITT工业公司
附件3:
2003年—2005年斯德哥尔摩国际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大奖作品简介
2003 大奖得主:南非 克莱尔?瑞德
题目:发展中国家农村水利灌溉“带”
在南非,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为饥饿而死亡。这并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缺乏播种粮食的土地,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支持农作物的生长。水就是这些资源中最为稀缺的一种。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南非的农民们常常不清楚怎样依照科学的方法耕作,这往往会导致种子成活率的大大降低。令人欣慰的是,克莱尔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简便但是有效的播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农村水利灌溉“带”。这种带状的装置由报纸制成,尽管制作方式简易,但是这个装置却可以减少百分之八十的农田灌溉用水,这是因为,铺设在作物根部的报纸,可以有效地吸收水分,并防止水分流失到土壤中去。这种带状的装置,还可以有效地保持农作物的种子生活在一个湿润的环境中。这些功能,都可以提高农作物种子的成活率。此外,这一装置还具有造价低,易应用的特点。而且,铺设了这种带状装置的土壤,无需大量使用有机肥,因为作为带状装置原料的报纸,最终会慢慢的自行分解为土壤中的养分。另外,铺设了这种装置的土地还可以使农作物的种子免受霜冻的困扰,因为这些由报纸制成的带子,可以有效的为农作物的根茎保温。
2004 大奖得主:日本研究小组
题目:为了MIYAKO岛上地下水里的生命
---利用土壤中的磷积累开发生态友好的有机肥料
MIYAKO岛没有地表水,这里的所有淡水都依赖地下水供给。岛上大约百分之六十五的土地被用于农业开发,这导致了大量残留的农用氮肥渗入地下,给地下水带来的相当程度的污染。针对这一情况,来自日本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始研发一种有机肥。这种肥料中,含有一种从碾碎的甘蔗茎汁液中提取的粉末,这种粉末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能资源,它可以帮助分解凝聚在土壤中的不溶磷份,提高土壤的含养量。并且,研究小组已经从含有RYUKYU石英石的土壤中提取了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可以被用来生产分解土壤中凝聚磷份的有机酸。通过研究,这一研究小组还认为,使用该小组开发的有机肥,可以帮助分解土壤中磷份的聚集量,并防止农药残留物渗入地下水中,夺取那里生物的生命。
2005 大奖得主:南非研究小组
题目:夜间节水调节器
南非一直以气候干燥少雨,蒸发量大而著称于世。南非的气候,使这个国家的许多社区饱受缺水之苦。缺水已经严重影响了南非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是,仍有研究显示,在南非,宝贵的水资源被大量的用于花园菜地的灌溉,这一项用水的比重竟占南非平均每户用水的百分之三十五。有鉴于此,来自南非的研究小组,便开发了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装置---夜间节水调节器。通过该装置内部安装的自动灌溉调节系统,灌溉活动可以在夜间蒸发量最小的时候进行。同时,该装置还可以使灌溉活动仅在植物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进行。这些措施,都可以起到良好的节水作用。另外,在夜间节水调节器上,还装有四个电子接头,他们深入地下,并向调节器的核心部分,传输土壤的湿润程度,决定是否对土壤进行灌溉。
夜间节水调节器,在提高南非农村社区人民生活方面,将会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因为,该装置有效的保证了南非的花园菜地能够生产出人们所急需的事物,而同时又不会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附件二:
关于举办2006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国大、中、小学生公益广告设计比赛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处):
自1998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香港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联合开展了针对国内青少年的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活动涉及知识竞赛、作文比赛、废旧物品雕塑比赛、环保方案设计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珍惜爱护水资源比赛等,并于每年活动结束后安排获奖的参赛选手赴港交流考察,增强了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开阔了青少年的眼界,为内地与香港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基于中国严峻的水形势,2004年、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和香港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瑞士再保险公司等联合在全国青少年中间举行了两届以“珍惜、爱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全国大中小学生的系列比赛活动。几十万学生踊跃参加,取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使学生的节水爱水意识获得很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将与瑞士再保险公司继续合作,于2006年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国大、中、小学生公益广告设计比赛,望各地积极组织当地学校参加本次比赛活动。
附件1:
2006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国大、中、小学生公益广告设计比赛活动规则及时间安排
一、比赛内容
主题内容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节约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3)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不能与别的比赛重复。
5,参赛分组要求:
各个组别的作者都要求用比较详细的补充说明材料来阐述公益广告作品的内容。小学组要求对作品有100字左右的说明材料,中学组要求有200字左右的说明材料,大学组要求有不少于300字的说明材料。以上说明材料要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并紧扣设计作品表达的内涵。
二、项目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2006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宣教中心下发关于此次比赛的通知;
3、2006年5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对上报作品进行初评,之后组织专家进行最后的评审并公布获奖名单,同时在新闻媒体上发布消息;
4、2006年7月下旬,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组织获奖选手赴香港交流考察。
三、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1. 奖项设置:本次比赛活动大、中、小学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6名,优秀奖40名,优秀指导教师10名。另评出优秀组织单位若干名;
2. 奖励办法
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一等奖学生的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单位代表将赴港参加为期一周的环境交流考察活动;
二等奖获得者将得到600元的奖金或奖品,三等奖获得者将得到300元的奖金或奖品;
所有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都将得到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颁发的获奖证书。
四、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瑞士再保险公司
香港嘉道里农场
协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