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关于印发福州市“十四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通知

日期:2022-12-14 10:45 来源:市防震减灾中心
| | | |

 

 

各县(市)区防震减灾中心、机关各处室、台网中心

《福州市“十四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  

2022年4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州市“十四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

(2021-2025)

 

 

 

 

 

 

 

 

 

 

 

 

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

20223


目录

前  言  5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7

一、地震背景和震情形势  7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10

三、“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形势  12

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5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基本原则  17

三、主要目标  19

第三章  主要任务  23

一、健全防震减灾管理机制  23

二、夯实地震监测,增强预报预警能力  23

三、提升城乡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24

四、加强应急响应,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27

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9

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  30

七、提升福州都市圈防震减灾工作合力  31

第四章  重点建设项目  32

一、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32

二、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工程  32

三、防震减灾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  34

四、地震信息社会化智慧服务工程  35

五、社会公共服务项目  35

第五章  保障措施  37

一、组织保障  37

二、法制保障  37

三、经费保障  37

四、人才科技保障  38

五、监督评估保障  39

拟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表 40

 


前  言

“十三五”以来,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和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福建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福建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五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福建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福州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明确未来五年福州市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方向和“十四五”时期建设重点,编制《福州市“十四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引领福州防震减灾事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助推防震减灾工作运用新技术、融入新时代、实现新突破,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规划》内容包括“十四五”期间福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是全市各级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是福州市“十四五”专项规划之一,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地震背景和震情形势

福州位于福建省中部东端,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靠三明市、南平市,南邻莆田市,北接宁德市。境内西枕鹫峰—戴云山脉(闽中大山带),地势高峻,海拔多至800米以上。自西向东,地貌类型由中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平原,直至于海,作有规律的排布,地势呈层状下降,沿海一带有的地方因断块隆起。闽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中部,注入东海。安仁溪口以上,闽江横切鹫峰—戴云山脉,形成峡谷,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安仁溪口以下,河谷逐渐开阔,水流平缓,形成全区最大的福州平原。

福州地处福建沿海泉州-汕头地震带北段。地震活动主要受北东-北北东向长乐至诏安断裂带与北西-北西西向闽江下游断裂带及东西向闽清至连江断裂带控制(见表1),中等地震活动较为活跃,时有有感地震发生,并经常遭受周边强震活动波及的影响,福州最早的地震记载见于《资治通鉴》关于“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五月庚辰,闽中地震,福州地震”的记述。据史籍记载和地震仪器记录统计,自宋建隆四年(963年)至2021年12月,福州地区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123次。最大一次地震是明万历二年八月初四,福州-连江级地震,震中烈度七度,福州、连江等地“屋宇倾斜颓”、“山石皆损”。地震影响范围较大,连泉州都发现“紫帽山裂”的现象。据相关机构对福州地区地震活动、活动断裂、地震构造等的综合研究,福州地区存在平潭海外6.5级、福州6.0级、永泰5.5级地震的3个潜在震源区。

表1. 福州境内主要断裂带

名称

走向

途经

长度

长乐-诏安断裂

北东30°-50°

长乐、福清、莆田、惠安、晋江、厦门、漳浦、东山

350公里

闽江下游断裂带

北西

南平、闽清

-

闽安溪断裂

北西、V型

闽安溪

14公里

苗圃断裂

北东东

苗圃、八一水库

8公里

五凤山-公平断裂

北东东

五凤山、杨坂、公平

-

大梦山-金鸡山-登云水库断裂

北东东

洪山桥、大梦山、金鸡山、登云水库

10公里

大王山-乌山-于山断裂

北东东

大王山、乌山、于山

-

飞凤山-烟台山断裂

北东东

飞凤山、白露岭、烟台山

-

乌龙江峡南-营前断裂

北东东

乌龙江南、黄石、长乐营前

-

 

 

福州市位于华南褶皱系武夷-戴云隆折带东部闽东火山断坳带和闽东南沿海断隆带北部,东临台湾海峡沉降带(图1),是福建省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图1. 福州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位置略图

在板块构造上,福州位于亚欧板块东南缘,地处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向亚欧大陆板块俯冲、碰撞带的内侧(图2),由于受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影响,构造活动带不断变迁,形成了本区以北北东-北东向构造为主要轴向并与南岭纬向构造北界相交、与北西向闽江断裂相组合的复杂的构造图像。

 

图2. 福州所处板块构造背景略图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福州市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效能显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创新驱动更加有力,社会防震减灾素质普遍提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1.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共安装了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3027个,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提升,全市陆域初步实现首台触发10秒内提供地震预警信息,1~2分钟地震速报信息,5~10分钟烈度速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我市地震预警体系。加强地震监测、异常核实分析和地震形势跟踪研讨,开展地震会商,分析预报能力得到提高。

2.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稳步增强。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大力推进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程,不断提升抗震设防能力。配合开展福建省1:25万乡村区划图的编制和陆域五条北西向断裂带的调查与研究。推进校舍安全长效保障机制,构建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的制度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3.公共服务和应急响应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积极开展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向全市民众提供了预警信息服务,把地震预警终端作为自然灾害一张网建设,有效服务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进地震安全性和区域性地震评价工作,出台了福州市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注重开展“互联网+防灾减灾科普”,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全市已建成8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创建科普示范学校5所,创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4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1个,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国两会、国庆70周年等重大活动提供地震安保服务。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台湾海峡南部6.2级、台湾花莲6.7级等重大地震灾害以及福州房屋倒塌等非地震的突发事件。

4.地震备灾能力明显提升。组织修订《福州市地震应急预案》,满足地震应急需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预案体系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全市已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88处,总面积达到858.2万平方米。指导全市中、小学推进防震减灾演练。定期组织地震灾情速报业务培训、速报演练。建立破坏性地震灾害重点危险源数据库。

三、“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时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跨越的关键时期。未来5年福州震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东南沿海地震带进入第五个活跃幕,台湾海峡仍然处于5级以上强震的活跃时段,台湾存在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福州断裂构造复杂且常受台湾地震波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和自然灾害防治需求,现有地震观测系统、智能化业务应用、重大基础设施风险监测和智慧化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和不适应的问题。因此,必须找准发展需求,抓住发展机遇,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1.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把防震减灾治理能力提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抗御地震灾害能力。

2.人民群众安全需求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需要作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防震减灾安全需要越来越强,地震安全信息服务、居住抗震设防安全、防震减灾知识储备、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已经成为人民的迫切需要。

3.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立“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创新防震减灾治理举措,厘清政府、部门、社会、个人和市场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关系,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4.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任务。“十四五”期间,福州市将围绕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实施重点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一系列重大战略,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福州市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将面临越来越突出的地震灾害风险。《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指出,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然而我市部分部分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存在工程结构老化、抗震设防要求不达标的现象,这些都为城市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安全问题带来巨大隐患。为此,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防大灾救大险的准备,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5.防震减灾需要科创赋能和开放合作新动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海洋、卫星对地观测等监测技术、成灾机理模拟、智慧城市建设中拓展防震减灾震情感知、预警、震后趋势判定等创新产品提供了新的空间,并为精准高效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服务提供了新途径。福州应当充分发挥在科创资源上的优势,拓展合作途径,加快推进防震减灾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体现地震科技的“数字福州”。

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我市及邻区多次发生有感地震,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明显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基础能力不足。地震灾害风险底数不清、区划不够精细,安全监管能力不足,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不健全、合力不够,公共服务基础薄弱。

2.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一体化监测预报预警机制不健全、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监控能力不足。

福州市部分农居、城市老旧建筑和“城中村”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面临越来越突出的地震灾害风险。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防震减灾的工作准备,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

3.“防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不足。全社会大震巨灾防范意识不强,地震科技支撑不足,地震预报领域等核心关键技术仍未突破,大震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仍需补充,地震次生衍生灾害防范能力不强,应对大震巨灾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

4.海域和陆地监测存在薄弱区域。目前,我市还未形成海陆一体的地震监测布局,沿海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地震灾害风险。观测密度、频度、手段仍需加强,地震监测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超高、超大建筑和跨海大桥、核电、高铁等重大工程面临地震灾害风险,缺乏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地震安全工作还存在空白区和薄弱环节。

5.体制机制和资金投入方面。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县(市)区级地震工作机构建设亟需加强。少数县(市)区财政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多年没有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与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求明显不相适应。

6.满足民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地震安全是人民安全需求的重要方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地震应急救援技能、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等需求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高的视野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紧密结合福州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全面推进新时代福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现代化建设,大力提升全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造新时代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应有的防震减灾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落实省委“三四八”机制,持续深化学习贯彻新思想长效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政治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瞄准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做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贯穿福州市国民经济发展和防震减灾工作发展全过程,保障福州市经济社会公共安全。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防御。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科学谋划、实现跨越。坚持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把握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总体趋势,有机衔接现有防震减灾各项工程,统筹考虑防震减灾发展布局,加快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全面系统谋划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格局,实现全领域发展跨越。

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填补空白、补齐短板、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坚持需求导向,注重风险防范,夯实地震监测,提升地震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处理能力;以“公众明白”为目标,全面发展和提升防震减灾科技产业,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智慧服务。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智慧防震减灾为标志的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科技水平进入我国先进行列,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为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防震减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更高“智”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格局、更高标准。

到2035年,围绕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地震安全城市韧性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具备抗御大震巨震能力,城市建筑抗倒塌能力和城市功能快速恢复能力与同等地震风险的国内外大城市同步。


福州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内容

预期值

减灾

效益

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

小于5%

地震监测

预报预警

能力

地震监测水平

全市陆域监测能力达到1.0级,近海海域地区达到2.5-3.0级

地震灾害

风险防治

能力

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完成量

完成1:25万地震构造图及台湾海峡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

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完成量

房屋设施50万平方米

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水平

震后30分钟内提供快速评估结果,震后90分钟内提供地震趋势快速研判意见

(二)具体目标

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测震台网密度达到1.5台项/千km2,前兆观测项目密度达到2.3台项/千km2,建成覆盖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网络。地震应急响应迅速、保障有力,地震速报时间少于2分钟;震后30分钟产出地震烈度;1小时内获取震信息;4小时内提供重灾区范围。

初步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格局。在福建省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框架下,按照有关要求完成福州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强化房屋的抗震能力,实现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全覆盖,建成地震灾害风险数据资源库。完成我市主要地震活动断层探察与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全市1:25万地震构造图及台湾海峡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灾害风险图等。城乡抗震能力大幅提升,地震灾害风险显著降低。

建设供需对接、便捷智能的综合性防震减灾服务平台。提供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有效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福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防震减灾工作深度融合,形成集约高效安全的信息化体系。防震减灾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

初步建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各级地震机构与应急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更加有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队伍建设,完善全市应急预案,积极开展第一响应人培训,保障震时现场的妥善处置。与省应急厅、省地震局等部门协调,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协调和指挥机制。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规划体系更加健全,依法治理体系科学规范、运行高效,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提升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机制。地震应急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定期开展应急响应保障演练,提高应急响应保障反应能力。建立协同高效的震情灾情速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协作,灾情信息报送及时,辅助决策建议精准。推动城市结合环境资源、人口分布和社会发展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并实施。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地震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到位,灾后重建保障有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基层应急实训和地震应急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工作,提升我市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心城区人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人。

加强地震监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对接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参与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关于地震监测预报预警、灾害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等技术研究,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强化地震科技服务。

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试点推出一批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建设功能比较完备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市、县级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任务,不断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健全防震减灾管理机制

夯实防震减灾基层基础,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形成市县各有关部门与地震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与我市地震灾害风险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防震减灾服务机制。完善地震预警管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等。推进地震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贯彻执行,落实防震减灾相关法规法规,为防震减灾提供坚实的法规制度保障。

强化面向政府的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提供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辅助决策信息。提供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公众服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节庆活动,强化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引导政策,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探索地震巨灾保险风险分担机制,不断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社会治理体系,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实现重大风险有效防范,新生风险严格控制。

二、夯实地震监测基础,增强预报预警能力

实施地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地震监测能力,探索海域地震监测站点建设,增强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水平,完善站网运行维护与保障体系。

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地震风险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地震信息感知能力,实现地震信息动态监测、智能感知与处理。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建设地震监测台网,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科学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利用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拓展地震预警应用,为高铁、地铁、核电、水库等行业用户提供预警信息。

建立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加强群测群防人员业务管理,建立培训制度。推进设置防震减灾社区联络员、社区科普宣传员,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宣传和地震应急准备。定期开展群测群防业务培训,提升群测群防人员的防震减灾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责任意识。

推进先进技术在群测群防工作中的应用,结合我市震情特点,建立规模适当、省内领先的群测群防工作网络,常态化开展地震异常观测,收集动物习性、地下水等宏观异常情况。

三、提升城乡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按照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部署,实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建设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多尺度区域地震构造图、地震地质灾害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一般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标准,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强抗震设防监管,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建设工程抗震管理,补齐建设工程抗震管理短板,按照《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施行,全面提升我市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

高层建筑大多位于人口密集的区域,一旦遭受地震灾害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积极探索减隔震控制技术在市政工程、民生工程中(如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的应用,进一步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社会对减隔震技术的重视程度,为推动民用建筑的减隔震技术应用提供示范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建设单位、地震部门、行业部门、各级地方政府抗震设防责任。对本市已建成建筑物、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对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市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改造或者抗震加固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其中,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大型文体活动场馆、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优先进行改造或者抗震加固。

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积极推进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区域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及工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等工作提供依据。强化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服务指导,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使用,确保开发园区特定区域内落户的企业共享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开展房屋设施抗震能力调查,理清城市主要建(构)筑物基础数据。建立完善抗震设防信息定期动态报送机制,掌握城乡房屋建(构)筑物地震风险基础信息。强化抗震设防能力信息管理,建设建(构)筑物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并动态更新,完善地震灾害风险源数据库,着力提高城市安全治理能力。

四、加强应急响应,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各级政府地震应急预案编修工作,持续完善市、县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地震预警应急处置机制。规范预案编制内容,突出预案实用性、针对性,提高预案编制质量。加强预案动态调整机制,规范预案演练工作,灵活运用桌面推演、实战演练、“双盲”演练等形式,检验各类预案的可操作性,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按照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的要求,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技术保障机制,规范和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地震应急救援。做好地震专业应急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以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为主体、各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相结合的综合救援力量体系。

做好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信息的协调沟通和信息传递工作。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和区域间联动协作,充分运用有关部门研究成果,强化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为政府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福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充分结合现状及规划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等公共场所,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立相关经费保障、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启动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演练。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按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有关标准,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科学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提升城乡抗震避灾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灾时正常启用。

加强地震应急实战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演练评估机制,实现地震应急演练效果的提升。提升地震应急管理人员应急响应能力,开展基层地震应急能力实训。组织地震应急救援桌面推演和现场联合演练、地震应急现场工作和物资装备保障演练。推进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常态化。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

开展“福州市地震灾害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将福州市地震灾害应急基础数据纳入福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定期进行数据更新,确保有效数据支撑。结合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结果,提出规避、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探索地震巨灾保险的应用。根据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保监发(2016)39号),为满足人民群众地震灾害风险保障需求,为受灾地区提供经济补偿,加快恢复重建,探索建立福州市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结合保险业在灾前防范、灾中救助、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弥补政府在大灾应急中的短板,助力构筑重大灾害事故救助安全网、社会民生安全网,畅通经济循环安全网,形成经济“减振器”和社会“稳定器”。

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防震减灾业务发展需求,加强地震行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聚焦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情景构建及应用等课题研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我市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依托应急管理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地震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相关领域论坛和研讨会,畅通各类人才的培养、交流、合作、引进渠道,培养防震减灾高端研究专家团队。

坚持“人才兴业”和“科技创新”同步推进,加快推进地震科技体制改革,用好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政策,突出创新导向、结果导向和实绩导向,建立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持续实施地震人才工程,引进和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福州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加速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逐步打造分布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创新对外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地震科技融合发展,巩固并深化闽台在信息共享、科技发展、地震灾害联防合作。

推进陆海一体化地震监测预测科学实验场建设,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关键技术攻关、海域地震孕育成灾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完善海洋地震仪器测试实验平台,加强海域站网专业观测设备质量检验和技术性能测试能力,开展海域地震活动性、活动构造探测、潜在震源区划分等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关键技术攻关。

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

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的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丰富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联合社会力量共同研发科普精品,创新科普创作和传播机制。巩固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因地制宜,加强统筹,推动市、县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馆建设,持续加强各类示范工作建设。加强涉震舆情监测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面向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传递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按照公共服务清单,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空间,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强化地震速报、预警信息等公众服务。

推进防震减灾教育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按照教育部门有关规定,邀请业内专家参与,多角度、多方位、高标准的改编地震科普知识成为教材;定期开展地震避险、疏散演练,让学生将所学地震科普知识在演练中实践应用,同时对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效性进行检验的方式,督促各校定期清理疏散通道,加固教室各类悬挂物,为组织学生规范有序撤离打下坚实基础。

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进农村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应急避险技能,创新开展有影响的科普宣传活动。

七、凝聚福州都市圈防震减灾工作合力

探索开展福州都市圈大震巨灾联防联控机制研究,完善大震巨灾应对体系,加强央地联动、军地联合、行业协同,提升福州都市圈大震监测预测预警、灾害风险防治、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合力,形成区域防震减灾工作合力,扎实做好重大活动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务。联合开展大震巨灾情景构建,展现大震下的灾害情景全貌和灾害链演化过程,评估福州都市圈总体防震减灾能力与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的、可操作的防震减灾措施。


第四章  重点建设项目

一、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一)新建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机房,建设市级地震数据综合处理中心和可视化站网系统。实施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提升工程,提升站网运维保障力度,优化升级全市地震监测站网布局。

(二)提升地震监测基础能力。优化升级地震动和地球物理场观测网络,增强震前地球物理异常信息获取能力,开展地震监测站点标准化建设,增强地震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推动全市地震监测手段不断丰富和沿海地震监测能力提升,探索与气象、海洋等部门监测台站相结合,建设海岛地震台,为提高区域地震监测精度提供有效数据。

(三)提升全市地震宏观观测信息管理水平。增加地震宏观观测点建设。优化升级地震宏观观测系统,实现利用APP对宏观观测信息的自动接收、汇集、分析与初步判定。为全面推进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地震宏观观测点效应,选择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利于人员定时观测的场所建设宏观观测点。

二、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工程

(一)依托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实施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工程。开展地震灾害致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协助省地震局开展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构造图编制、地震危险性与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工作;在重点地区开展断层活动性鉴定、1:5万活动断层填图、隐伏区活动断层及沉积层结构探测、近海海域活动断层调查等工作,获得全市主要活断层的空间展布和活动性定量参数,评定活动断层的发展能力,编制县级1:5万活动断层分布图。收集全市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场地类别基本参数,开展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探测,评定不同地震动参数的场地影响。开展全市地震灾害承灾体调查和历史地震灾害调查。开展可能引发重大人员伤亡、严重次生灾害或阻碍社会运行的地震灾害承载体调查,按照可能造成的影响(损失)水平建立地震灾害隐患分级标准,确定主要承载体的隐患等级。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建立分区分类的建筑结构、生命线工程(公路铁路)及生命地震易损性数据库,评估地震灾害工程结构直接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风险,给出不同时间尺度地震灾害风险概率评估和确定性评估结果。编制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概率水平、不同范围的概率性和确定性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我市地震灾害防治系统区划图。

(二)建设福州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系统。结合福州典型建筑、重要公共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等场景,建设城市场地响应数据库、城市(群)承灾体数据库、大震灾害情景模拟数据库,基于设定地震级别开展大震灾害情景模拟与应用分析,建立可视化大震巨灾情景构建模拟系统,展现区域地震灾害情景演化过程,分析设定地震对本市带来的冲击,包括人员伤亡及分布,生命线系统震害,教育和医疗卫生系统震害,火灾、爆炸等典型次生灾害源震害形态及其链生灾害情景,应急物资处置需求等,开展应对能力的评估,提供辅助决策。对接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提高城市防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着力将地震灾害情景构建融入全市综合应急系统,为全市防灾减灾工作更好的实现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防灾减灾转变。

(三)立足于对福州现有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全面搜集、汇总和分析,确定项目研究范围和目标断层;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地球物理场特征、地球动力背景、现代地壳形变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特征;查明目标断层的空间分布和断层活动性,运用综合方法分析目标断层的潜在地震危险性;将探测成果广泛服务于国土利用、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增强城乡综合抗震设防能力。

三、防震减灾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

推进地震应急响应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建设地震现场灾情快速采集、识别、处理及反馈系统,实现遥感震害信息、多源灾情信息的综合研判,提高灾害损失评估的精度和速度,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升级现有测震流动观测装备及技术体系,提升震后趋势跟踪研判能力。

四、地震信息社会化智慧服务工程

推动防震减灾科普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提供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科普服务,有效提升我市地震公众服务、专项服务、专业服务和决策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实现地震预警信息广覆盖,打通“最后一公里”,直达社区、农村、学校等事关民生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开展面向政府、公众、行业用户三类人群的紧急地震信息服务,推进地震信息的靶向推送,建成涵盖航空、港口、轨道交通、能源、化工、通信等震灾风险敏感行业和人口密集场所的专项定制预警信息服务网络,提升大震巨灾时监测预警服务能力。

五、社会公共服务项目

(一)建设合格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依托学校、医院、大型体育场馆、城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和公共开放场所等新建项目,提出具体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建设一批合格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二)建设基于地震事件案例的科普平台。推进福州市科技馆防震减灾教育展厅、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防震减灾教育展厅建设,充分利用LED大屏、人机互动多媒体、科普机器人、VR避震逃生设备、预警设备等智慧化现代化宣教设备,融合市地震数字科普馆,实现三维数字影像展示,提供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科普服务。加强融媒体宣传,打造防震减灾科普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引导公众通过深度探索、体验等形式更为有效地获取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地震科普需求。

(三)探索打造防震减灾科普主题公益场所的建设。指导各地依托城镇公园、绿地和乡村旅游景点等场所,因地制宜增设防震减灾主题科普元素,采取简洁、直观、生动、实用的呈现方式,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融入人民群众休闲体验活动之中,拓展防震减灾科普载体。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坚持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规划组织实施,通过完善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发挥防震减灾相关部门和行业各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并分解落实到位,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防震减灾体系与能力建设工作,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从市到乡镇自上而下的防震减灾格局,配备相应专兼职工作人员,切实解决防震减灾体系可能存在的上下不贯通、左右不协调问题,为贯彻落实《专项规划》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法制保障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并有效落实到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中来;加大法制宣传和依法管理力度,努力实现防震减灾依法行政的工作局面;贯彻执行防震减灾质量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办法等相关文件,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

三、经费保障

围绕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科学编制重点项目年度计划,做好与国家、省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严格项目建设程序,保障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发挥规划对事业发展的指引作用和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坚持和完善计划财务体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充分发挥规划对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的规范和引导作用,鼓励企业等其他来源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规范投入管理,加强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各级政府要把防震减灾工作的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政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防震减灾重点工作的投入力度。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防震减灾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地震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和设备更新的专项投入。加强防震减灾项目用地保障,对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的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给予用地优先保障。

四、人才科技保障

坚持规划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建立健全与规划特点相适应的人员分类评价、考核、激励政策,凝聚和稳定设施建设和运行专业人员队伍。开展国内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增强科技水平,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持续实施地震人才工程,畅通人才引进、培养、合作、交流渠道。持续实施地震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强化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加强基层一线人员培养和在职教育,通过遴选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推动地震监测预报、风险防治、公共服务、科技创新和管理队伍建设。

五、监督评估保障

建立健全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与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评价相结合,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鼓励更多政策评估资源的加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对规划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总结,2023年组织完成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2025年完成规划实施成效评估。


拟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年限

牵头单位

1. 

地震数据综合处理中心建设

新建数字地震台网中心业务机房,建设福州市地震监测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和可视化站网系统。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2. 

地震监测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优化升级地震动和地球物理场观测网络,增强震前地球物理异常信息获取能力;开展地震监测站点标准化建设,增强地震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探索与气象、海洋等部门监测台站相结合,建设海岛地震台,为提高区域地震监测精度提供有效数据。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3. 

福州市建筑抗震隐患识别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服务项目

福州市建筑抗震隐患识别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结构数据库建设、结构易损性评价方法与模型建立、建筑抗震隐患识别评价与消减对策、地震动风险模型建立、地震灾害动态社会风险模型建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集成与应用、典型区域地震灾害情景构建。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4. 

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开展地震灾害至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实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建设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实施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工程,编制多尺度区域地震构造图、地震地质灾害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5. 

福州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系统

建设福州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系统。结合典型建筑、重要公共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等场景,建设城市场地响应数据库、城市(群)承灾体数据库、大震灾害情景模拟数据库,开展大震灾害情景模拟与应用分析,建立可视化大震巨灾情景构建模拟系统,展现区域地震灾害情景演化过程,开展应对能力的评估,提供辅助决策。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6. 

福州市断裂带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

对现有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全面搜集、汇总和分析,确定项目研究范围和目标断层;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地球物理场特征、地球动力背景、现代地壳形变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特征;查明目标断层的空间分布和断层活动性,运用综合方法分析目标断层的潜在地震危险性;将探测成果广泛服务于国土利用、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增强城乡综合抗震设防能力。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7. 

提升地震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工程

提升地震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形成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可信计算能力;进一步加强信息节点网络边界防护能力,推行地震信息网络实名认证,推动业务数据安全和商用密码应用能力,全面实现业务系统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合规性建设。按照国家网络安全“三化六防”的最新要求,建设以安全大数据为基础,集资源管控、安全监管、信息通报、业务监控、威胁情报、异常预警、协同处置、等保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福州市地震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平台。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8. 

地震监测预警信息智慧服务支撑平台

进一步推进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实现地震预警信息广覆盖,打通“最后一公里”,直达社区、农村、学校等事关民生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提升大震巨灾时地震监测预警服务能力。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9. 

城区地震与振动灾害高密度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程

结合传感器、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覆盖自由场地、重点建筑及生命线工程的城区一体化振动监测网,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无缝对接,实时感测、分析、评估城市关键节点的地震及振动灾害信息,为政府部门提供灾害隐患早期发现预警、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应急辅助决策等防灾减灾救灾全链条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灾害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能力。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10.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依托学校、医院、大型体育场馆、城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和公共开放场所等新建项目,提出具体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建设一批合格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2021-2025

市防震减灾中心

11. 

基于地震事件案例的科普平台

推进福州市科技馆防震减灾教育展厅、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防震减灾教育展厅建设。加强融媒体宣传,打造防震减灾科普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

2021-2025

市科协、教育局、防震减灾中心

12. 

智慧地震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设现代化防震减灾科普展厅,充分利用LED大屏、人机互动多媒体、科普机器人、VR避震逃生设备、预警设备等智慧化现代化宣教设备,融合市地震数字科普馆,实现三维数字影像展示,提供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科普服务。开发防震减灾科学实验、情景视频、动漫游戏等产品,实现科、教、学一体的科普服务功能。打造防震减灾科普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引导公众通过深度探索、体验等形式更为有效地获取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地震科普需求。

2021-2025

市科协、防震减灾中心

13. 

防震减灾科普主题公益场所建设

指导各地依托城镇公园、绿地和乡村旅游景点等场所,因地制宜增设防震减灾主题科普元素,采取简洁、直观、生动、实用的呈现方式,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融入人民群众休闲体验活动之中,拓展防震减灾科普载体。

2021-2025

市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市园林中心、防震减灾中心、各县(市、区)政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