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相关解读
“联合病房”来了,就近住院真不赖_工作动态_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合病房”来了,就近住院真不赖
时间:2023-10-11 15:28 浏览量:

国庆节前,福清镜洋镇镜洋村50岁的女子阿霞(化名)因头晕、下肢麻木,在镜洋镇卫生院“联合病房”住院一周,成为福州“联合病房”推行后的第一个受益者,享受到了在家门口住院却有高年资医护诊疗的便利。

今年8月,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联合出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联合病房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陆续在晋安区、长乐区、福清市、连江县、闽侯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8家县级医院与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联合病房试点工作,目前已落地见效。

两级共建联合病房

患者上得来下得去

9月26日,阿霞到镜洋镇卫生院就诊,医生判断她是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但因卫生院设备有限,便通过分级诊疗系统将她的情况上转至医共体牵头医院——福清市第三医院。

接到阿霞的转诊信息后,福清市第三医院为阿霞安排了绿色预约通道。经检查,阿霞确诊“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病变、高血压病”,需住院治疗。

听到住院,阿霞很为难,因为医院离家超9公里,家人往返护理十分不便。

“你可以直接在卫生院住院。”医生告诉阿霞,她的病情符合联合病房下转条件,便通过分级诊疗系统将她下转至镜洋镇卫生院。

“联合病房由县级医院和卫生院共同打造,不仅病人共通,医务人员也是共通的。”镜洋镇卫生院副院长黄艳彬介绍,今年8月,联合病房建设试点方案出台后,福清市第三医院便和东张镇、镜洋镇卫生院开展联合病房试点工作,每个点5张病床。病房的科主任由福清市第三医院的高年资医生担任,护士长是来自福清市第三医院的资深护士。

阿霞入院后,福清市第三医院派驻在卫生院里的高年资医护人员便带领医护团队为她制定治疗方案。经过一周规范的治疗、康复、护理,阿霞病情好转出院了。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医院专家的诊疗,很方便,也很便宜。”阿霞说。据介绍,在联合病房住院,患者可以享受乡镇卫生院的住院报销比例。

黄艳彬介绍,联合病房不仅对群众来说是利好,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和上级医生一同管理病人,相当于观摩现场教学,这样基层医生的临床经验增加,进步更快,治疗也更加规范。

据了解,信息系统还实现了基层医生在系统开单,患者到上级医院便能直接检查,目前正在试用中。

陆续推出17个联合病房

形成“一院一品(特色)”

目前,在晋安区、长乐区、福清市、连江县、闽侯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联合病房正在推进中。

9月26日上午,连江县医院同丹阳镇中心卫生院、潘渡镇卫生院举行联合病房启动签约仪式。

在闽清,联合病房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筹备,要让患者转得上来也接得下去!”闽清县总医院全民健康管理部部长林银章介绍,闽清县遴选池园、塔庄、白中3家卫生院作为试点,充分发挥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医联体和医共体县级医院专家下沉帮扶的优势,做好组团式“院包院”“院包科”“手把手”。根据方案,由县级医院科室主任作为3家卫生院的业务副院长,池园中心卫生院拟建设呼吸内科,白中卫生院拟建设创伤外科,塔庄中心卫生院拟建设心血管内科等特色专科,形成“一院一品(特色)”,与县级医院差异化发展。

此外,在县级医院预留了一定数量的上转床位,成立双向转诊科,各临床科室安排专门护士作为双向转诊管理专员,负责对接上转患者的科室床位协调和入院安排、下转患者的转院和随访、上转三级医院的联系与协调等工作。

“我们会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真正让小病患者感受便利实惠,不再为是去大医院还是卫生院而徘徊。”林银章说。

2024年起

稳步扩大试点范围

联合病房出现之前,医联体、医共体已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医院的资源共享,联合病房又会带来哪些新变化呢?

“医联体、医共体和联合病房,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归根到底就是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百姓身边。”福州市卫健委基卫处负责人王春兰介绍,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联合病房作为促进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共享的重要手段,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和上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做好这项工作,福州出台联合病房建设试点方案,明确要求县级医院要“三下派”,即下派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骨干进驻、下派高年资住院医师常驻、下派中级及以上职称护理人员兼任护士长,从传统的“轮班坐诊”改为“专班下派”的驻派模式,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团队形式共同管理病床,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同质化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联合病房建设既要“输血”也要“造血”。县级医院通过临床教学、查房示教、病例讨论、技术传帮带等形式,遴选适宜技术和项目,加强基层专科专病能力建设,帮助基层差异化发展,形成“一院一品(特色)”。

据介绍,福州将从2024年起稳步扩大联合病房试点范围,2025年医共体内编制床位数10张及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联合病房覆盖率须达60%以上,总医院可针对每个卫生院的专科发展方向个性化制定下转病种目录。

“我们预期,联合病房精准下转率和上转率逐年提升10%,让患者享受就近住院的便利,把大医院的病床留给更有需要的病人。”王春兰表示。

来源:福州晚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