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
喝粥养生?不吃鸡蛋?老年患者怎么吃才够“营养”_健康科普_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喝粥养生?不吃鸡蛋?老年患者怎么吃才够“营养”
时间:2018-09-03 10:26 浏览量:26

  老年人到底要怎么看病呢?看病该看什么科?老年科又是看什么病的?不少数病缠身的老人都有着和下文中林依伯相类似的困惑。

  86岁的林依伯身患多种慢性病,市一医院老年科的医生接诊后,将他日常服用的三十几种药物调整为8种,疗效不受影响还降低了副作用,这令林依伯非常信服。上周,林依伯来院就诊时和医生说起平时的饮食习惯,发现自己长期信奉的养生之道竟然都是错的。医生也说到,其实不少老年人都跟林依伯一样,对健康饮食有着不少错误理解,长期下来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误区一、习惯长期吃粥养生。事实上长期喝粥会让人体得不到足够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因为以同样体积的粥和米饭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给人体提供的能量营养物质也自然少了很多不足以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

  误区二、糖尿病病人主食吃得越少越好,其实主食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参与,如果少吃或不吃主食,脂肪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在体内产生酮体,严重时可引起酸中毒等一系列问题。

  误区三、排斥吃鸡蛋,喝牛奶。其实牛奶鸡蛋中含有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高生物价值,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对修复人体组织和参与能量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据国外研究证实,每天一个鸡蛋会降低罹患老年痴呆的发生率。

  误区四、全拒绝吃肉和海鲜,其实老年人的身体处于负氮平衡,特别需要优质蛋白来弥补因分解代谢丢失的蛋白质,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瘦肉和海鲜都是优质蛋白的极佳来源,控制好量就行,不需要过多担心血脂异常和痛风的问题。

  误区五、吃豆制品越多越好:黄豆中的蛋白质能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过量摄入黄豆蛋白质可抑制正常铁吸收量的90%,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贫血状态。所以,尽管豆制品富含营养,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还是以适量为宜。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应该怎么吃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也就是说每天到底要吃多少东西呢?

  建议老年患者每日食用250克左右的谷类食物,其中应该包含一些薯类食物;同时应每日食用500克以上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一些咀嚼功能差的老人来说,把蔬菜或水果榨成汁喝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不要加糖;还要摄入100-150克左右含蛋白质食物,应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为主;而脂肪的摄入量应较少,每天包括食物和烹调用油应控制在50克以内,要少吃肥肉和内脏;同时鼓励多食用海带、虾皮、芝麻酱、牛奶之类含钙量高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另外老年人还要多喝水,每天应保证1500-2000毫升的水分。

  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提出了老年人平衡膳食的“十个拳头”原则。从而帮助老年人简单、清晰、形象地记住每天各类食物的大概进食量,并根据自己拳头的大小估计食物的重量,一个拳头的生食物重量大约为150克。“十个拳头”原则具体为:每天吃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的肉、蛋类,包括鱼、肉、蛋、禽;吃两个拳头大小的谷类,包括粗粮、杂豆和薯类食物;保证两个拳头大小的豆制品和奶制品;每天吃不少于五个拳头大小的蔬菜水果。做到谷类两三种,肉类一二种,蔬菜水果三到五种,最后加上混合坚果20克为宜。

  总之老年人应科学饮食,注意食物的质量和饮食卫生习惯。做到食物全面、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少食多餐,饮食有节;食物新鲜、清淡而富有营养;饭菜软烂、温度适宜;多吃蔬菜水果和适量坚果。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老年体重标准为身高-105(公斤),体重在上述标准10%以内为正常体重,高于10-20%为超重,高于20%为肥胖,低于10%为消瘦。

  合理营养是加强老年保健,防治各种老年慢性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更应注重营养搭配、均衡膳食和临床营养支持,才能更好改善临床预后,促进慢性病的恢复,因此老年患者在治病的同时也要关注营养保健,良好的饮食结构与习惯不仅有利健康,还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来源:市一医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