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福州的陈先生反复咳嗽、发热,上医院一查,左肺竟“白”了。更让他吃惊的是,他没有养鹦鹉等鸟类,却感染了“鹦鹉热”。医生告知,这和他熬夜做大排档生意有关。
陈先生40多岁,平日夜里经营大排档生意,经常通宵熬夜。前些日子,他突然发热、咳嗽,一周时间都不见好转。于是,他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经检查,他的血常规异常,左肺有大片状实变影。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检出鹦鹉热衣原体,他确诊感染鹦鹉热。
陈先生表示,他做餐饮生意难免要宰杀家禽。医生分析,由于常常熬夜,陈先生身体抵抗力差,又经常无防护地接触家禽,故感染该病。
经抗感染治疗后不久,陈先生病情好转,21天后复查,肺部炎症明显吸收好转。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林秀华介绍,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简称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主要在禽类之间传染,鹦鹉、鸽子等鸟类以及鸡、鸭等家禽均可能是传染源;带菌禽类也会传染给人。
“频繁密切接触鸟类或家禽且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属于鹦鹉热感染的高危人群。”林秀华提醒,预防“鹦鹉热”应注意以下几点:养鸟人群应该购买经过检疫的鸟类宠物,并将鸟笼悬挂于室外通风处,接触鸟类后,及时洗手,人鸟不共室;市民应避免直接接触活禽,食用的家禽需煮熟煮透;从事家禽运输、售卖、宰杀等工作的人群,应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