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种类繁多、口味多样的水果陆续上市。有哪些水果值得尝鲜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日水果的摄入量为200克~350克,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橙子。不过,根据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水果消费量为38.1克,城乡居民达到推荐量的比例仅为4%。
这几种水果可以丰富自家的饮食结构,调节家人的口味,缓解燥热,逐渐适应夏季的炎热天气。
樱桃
时光流转,初夏时节,最让人期待的水果当属青翠叶片下低垂的一捧红珠——樱桃。樱桃好吃的不仅仅是口感,更应当被点赞的是其富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樱桃富含维生素C、钾元素以及花青素。花青素一般隐藏在深色的水果中,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花青素还能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症状,改善关节的柔韧性。樱桃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樱桃的钾含量也较高,对稳定血压很有帮助。市面上樱桃的品种繁多,营养价值也不一样。除了果子,樱桃叶子可以用来煮水,有助消化的作用。挑选樱桃时,要选表皮完好无小孔、颜色饱满、手感硬挺、果梗翠绿的。
杨梅
杨梅可以直接食用,也能加工成杨梅酱、蜜饯等。杨梅中的花色苷含量在水果中位居前列,花色苷是抗氧化剂,适当摄入对于保护血管、美容护肤、抗炎等很有好处。杨梅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这些成分可以刺激唾液、胃酸分泌,很适合夏天胃口差的人食用。不过胃酸过多、容易反酸的人,就不宜吃太多了。中医则认为,杨梅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对于食后饱胀、饮食不消化等可起到一定的调理效果。
枇杷
一说到枇杷,大家都会想到“止咳”。其实市面上常见的枇杷膏、枇杷露等都是以枇杷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枇杷果实的含水量达到了89%,一口下去几乎都是汁液,可缓解嗓子不适症状。枇杷能够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它既可以食补,也可以入药,是生活中受很多人追捧的水果。此外,枇杷高钾低钠,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枇杷经碰撞、剥皮后很容易氧化而变黑,最好及时食用,边剥边吃。枇杷也能和其他食材搭配,比如枇杷炖雪梨、枇杷银耳羹等,口感更加丰富。
杏子
民间有“立夏吃个杏,到老没有病”的说法,虽是夸张,但足以见得大家对其营养价值的认可。杏除了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中60%以上是β-胡萝卜素。民间对大量食用杏有“杏伤人”的说法。中医认为,杏是性温偏热的水果,大量食用会导致口舌生疮、便秘等。从食物多样、营养均衡的原则来说,适量即可,只要不是每次都超过4~5颗就没有问题。说起杏,就不得不提到杏仁。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苦杏仁因为含有苦杏仁苷,过量食用会中毒,要蒸煮,炒制以后食用。甜杏仁含有脂肪、蛋白质,还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B2和钙、锌、硒等矿物质,可以经常食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