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到来,作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升学考试,在这个关键时刻,考生该怎么吃?怎么睡呢?
考前饮食这么吃
最基础的原则是安全、卫生、稳妥。所有的营养建议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考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如果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考试的焦虑感,如果考生无法耐受新食物,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特别提醒
1、选择新鲜食材,烹调前充分清洗
尽量采用新鲜食材来烹调,烹调前要洗净,瓜果最好浸泡5~10分钟。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隔夜的剩菜别让考生吃。在外就餐就尽量选择卫生等级比较高的餐厅,尽量不点凉菜、烧烤类食物。
2、食物多样,营养均衡
每餐都应该有主食、蔬菜,再搭配适量鱼禽肉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18岁的考生们全天应摄入:谷薯类250~400克,添加适当全谷物和杂粮杂豆;蔬菜450~500克,水果300克左右;1个鸡蛋、150~200克肉类;相当于300~500克液体奶的奶制品。家长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依据考生平时的食量适当调整。
3、选择颜色鲜艳的水果,适当吃粗粮
家长在准备食物时,可以选择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绿色的叶菜、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等,颜色鲜亮容易带来愉悦感,同时也可以提神醒脑,为因考试而焦虑的考生带来一丝轻松。主食可以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可以健脾消积、润肠通便。但注意排便排气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所以不可过量哦。
4、避免糖分高的食物
有些考生可能需要在考试前加餐,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糖分高的食物,以防血糖升高过快产生困意。含糖高的食物一般有面包、蛋糕、糖果、碳酸饮料、巧克力等。考生可以选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作为加餐适当食用。
5、别刻意喝咖啡、茶提神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考生们可能会考虑补充一些保健品或者依赖喝咖啡和茶来提神。其实,如果做到膳食平衡,保证饮食多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非常充分,完全不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而咖啡、茶对考生的影响比较大,平时如果没有喝咖啡、茶的习惯,突然喝了之后可能会心慌、更紧张、影响夜晚睡眠等,反而影响考试发挥。考生还是尽量按照平时的习惯来。
考前睡眠注意这几点
1.调整作息。妥善安排自己的作息,做到定时睡觉,定时起床。
2.适量运动。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睡前2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
3.避免下午2点后摄入容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4.避免把问题带到床上思考,以免干扰入睡,睡眠变浅。上床睡觉前要保持内心安宁,可以通过睡前冥想来调节身心状态,促进睡眠。
5.避免强迫自己入睡。入睡困难时,可有意识地想象能使自己感觉舒适、温馨的美好场景,全身放松,让呼吸缓缓加深。
6.限制午睡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若午睡时间过长,不仅会在醒来后出现头晕等症状,还会影响夜间休息,扰乱生物钟。
7.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宜过量饮水。睡前吃得太饱会影响睡眠质量,过量饮水会导致反复上厕所,使睡眠中断。
8.避免频繁看时间。可把闹钟放到床尾或转移到别处,以免引起挫败感、烦躁和担心,导致更难入眠。
9.避免刷手机。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旁、床头柜等触手可及的地方;可定时关机,或把手机调到静音模式,以帮助自己暂时“忘记”它。
特别提醒
考前不要熬夜。熬夜会打乱生物钟,破坏睡眠节律,严重时导致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等,进而容易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视力不佳、情绪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