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 收敛内养
立秋过后,白昼渐短,夜晚渐长,正是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之时,古人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立秋养生,要“收着”养。
在精神调养上,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秋风起,秋叶落,人们易出现情绪抑郁,悲秋,此时需心境淡泊宁远,神志安宁,收神敛气,晒晒阳光,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福州市第二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林红介绍。
立秋后起居应早睡早起,与鸡俱兴,以顺时早睡聚敛阳气,早起舒展肺气。一般立秋过后以晚上10时入睡,早晨6时起床为宜。
防暑除湿 润燥补肺
饮食方面,林红主任介绍,先别忙着“贴秋膘”,特别是余热未消的福州,人体脾胃功能还比较弱,依然要先健脾、排湿。
立秋至秋分,是中医学的“长夏”季节,“长夏应脾而变”。此时节以湿为主要特征,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尤其是脾阳,易导致人体食欲缺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日常饮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湿的食物,如茯苓、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玉米等。
初秋多见温燥,容易出现口鼻、咽喉及皮肤干燥,也可出现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的“燥咳”表现。所以饮食宜“润燥、补肺、养阴、多酸”,可多食梨子、银耳、百合、莲藕等,可滋阴润燥,养肺健脾,清热生津。
立秋膳食推荐
百合莲子莲藕汤
食材:
做法:
功效:
玉米百合粥
食材:
做法:
功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