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包中药,你是否知道要放多少水,煎几次,煎多久?来听听福州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潘鸿贞的讲解。
煎药器皿方面,宜用砂锅、搪瓷锅、陶瓷器具、玻璃器具、不锈钢器具等(并附盖)为宜,不得使用铝和普通塑料制品,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具。
药品分类方面,记得将需要特殊煎法(如先煎、后入等)的药品取出,按特殊煎法处理。剩余药品(拆除包装袋)倒入煎药器皿中。
药品浸泡方面,注意加入适量冷水浸泡,一般没过药品并高出2~5厘米,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以浸透为度。
煎煮次数与时间方面,一般煎煮2次,先武火煎煮,沸后改文火。①一煎时,先用武火加热达到沸腾后,再改用文火慢煎,并保持微沸,时间不小于30分钟。②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时间小于30分钟。③滋补类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时间大于30分钟。④二煎加水量应少于一煎,先用武火加热达到沸腾,再改用文火慢煎,并保持微沸煎煮。一般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略短,但不小于20分钟。
当然,还要注意以下特殊煎法:
先煎:将“先煎药”应先煮沸腾大于2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中药同煎。
后入:在第一煎药快结束前投入“后入药”继续同煎3-10分钟。
包煎:将纱布袋装好的“包煎药”加入其他中药同煎。
冲服:将“冲服药”加入其他煎好的药液中,溶化即可。
烊化:将“烊化药”加入其他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即可。(记者 陈丹 通讯员 陈文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