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预防指南:守护健康,远离病毒侵袭
诺如病毒,作为引发腹泻病的关键病原体之一,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它首次被发现于1968年美国诺瓦克镇小学的一起流行性腹泻疫情,故而最初被命名为诺瓦克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全年皆有可能发生,不过在冬季更为高发,曾有 “冬季呕吐病” 的别称。这种病毒对理化因子具备较强的抵抗力,能够耐受乙醚、乙醇以及酸性环境,像日常常用的酒精、免冲洗洗手液等消毒方式,都难以将其灭活。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其传播途径较为多样。一方面,人传人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接触感染者的呕吐物、粪便,接触被感染者污染的物体表面,以及摄入由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等。另一方面,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也较为常见,例如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被污染的水。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即便感染后对同一型别病毒会产生一定抵抗力,但不同型别的病毒感染仍可致病,这也是部分人会反复感染的原因。
感染诺如病毒后,主要引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导致成人和儿童出现腹泻等症状。从病毒入侵到症状显现的潜伏期较短,通常为24—48小时。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泻多为黄色稀水便或水样便,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轻度发热、头痛、寒颤、肌肉痛等症状。多数情况下,1—3天可自愈,但体弱、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状往往较为严重,可能出现脱水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感染者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成为隐性感染者,但其粪便中仍可排出病毒,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隐患。
面对诺如病毒的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饮食和环境管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供稿:健康教育与促进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