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肺部健康,远离结核威胁
在人类与疾病漫长的斗争历史中,肺结核一直占据着显著位置。它曾经是令人闻风丧胆的 “白色瘟疫”,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即便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肺结核依然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了解肺结核的防治知识,对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认识肺结核:“痨病” 的真面目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所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过去,它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 ——“痨病”。结核菌如同狡猾的侵略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就会像 “子弹” 一样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一旦吸入这些带菌飞沫,就有可能受到感染发病。结核菌不仅传播能力强,而且生存能力也不容小觑,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能存活数月之久。
人群普遍对结核菌易感,不过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矽肺、恶性肿瘤、艾滋病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成为结核菌的 “攻击目标”,他们感染结核菌后发病的风险更高。
肺结核的症状: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肺结核的症状表现多样,较为常见的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咳嗽、咳痰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症状,如果咳嗽、咳痰超过三周,就应高度警惕肺结核的可能,需及时就医排查。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量因人而异。发热也是结核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表现为长期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体温升高,第二天早晨又降至正常。同时,患者还常伴有疲倦无力、身体进行性消瘦、夜间盗汗等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恶心、腹胀、便秘、腹泻、失眠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为肺结核患者若诊疗不及时,肺部病变会反复恶化和播散,形成空洞及纤维化,对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结核菌的 “入侵之路”
如前文所述,呼吸道传播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除了飞沫传播,含菌飞沫核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健康人吸入后也可能感染结核菌。此外,虽然消化道传播和母婴传播相对少见,但也不容忽视。例如,饮用被结核菌污染的牛奶等食物,可能会通过消化道感染结核菌;患有肺结核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也有可能将结核菌传染给新生儿。
在家庭、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的场所,结核菌传播的风险更高。因为空间相对密闭,人员接触频繁,一旦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未被及时发现,结核菌就很容易在人群中扩散,引发结核病聚集性疫情。
诊断与治疗:与结核菌的 “战斗策略”诊断:精准出击,锁定病魔
结核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信息。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其症状表现、接触史等情况。临床症状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如前文提到的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症状。影像学检查也不可或缺,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能够直观地观察肺部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发现肺部的异常阴影、空洞等病变。
实验室检查则是确诊肺结核的关键。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痰涂片检查简单、快速、易行,但灵敏度相对较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结核病诊断的 “金标准”,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于涂片法;药物敏感性测定对于初治失败、复发以及其他复治患者非常重要,能够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提供依据;特异性核酸检测等免疫学检测方法,具备灵敏、特异、快速的优点,可辅助诊断。此外,结核菌素试验也可用于鉴定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成人强阳性提示活动性结核病可能。
治疗:规范用药,彻底治愈
抗结核治疗应严格遵循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的十字方针原则。早期治疗能够及时控制病情,防止结核菌进一步扩散和对肺部组织造成更严重的损害。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适量用药既能保证药物发挥治疗作用,又能避免因药物剂量过大而产生不良反应。规律服药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患者必须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全程治疗则是为了彻底杀灭结核菌,防止疾病复发。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一般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为 6 - 8 个月,复治患者疗程可能更长。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谨遵医嘱,坚持规范服药,定期随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就医就诊,切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用药。
预防措施:构建坚固的 “防护堡垒”疫苗接种:第一道防线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发生的有效手段。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卡介苗,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儿童对结核菌的抵抗力,减少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的发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卡介苗并不能完全避免儿童被结核菌感染或者发病,所以即使接种了卡介苗,也不能放松对肺结核的预防。
日常防护:细节决定健康
增强免疫力:身体的 “内在防线”
密切接触者筛查与预防性治疗:精准防控
肺结核虽然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通过我们对其传播途径、症状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的全面了解,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就能够降低感染风险,守护我们的肺部健康。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共同行动起来,为终结结核流行贡献自己的力量,让 “白色瘟疫” 不再肆虐,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呼吸清新空气,享受健康生活。
供稿:健康教育与促进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