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安全请注意
一、厨房常见危险行为不要做
1.在燃气灶旁边倒面粉
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瞬间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哪怕遇到一丝明火,都会立刻引起爆炸。
严禁在厨房有明火的时候倒面粉、淀粉、咖啡粉、奶粉等
2.用微波炉加热带有外壳和薄膜的食物
严禁使用微波炉加热鸡蛋、板栗、袋装牛奶等具有密封结构的食物。
3.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
没有解冻的冷冻食品放入热油中,会导致食品外层的冰迅速转变为水蒸气,其体积会迅速增大,形成内部压力,进而导致油溢出和爆炸。
应先解冻食品使其表面不再有冰碴,才能进行油炸
4.高压锅内食物装太满
使用高压锅时,食物不要装太满,一定要看好最小水位线和最大水位线的位置,并要检查排气阀是否有堵塞、橡胶圈的密闭性,使用后也要及时清理排气阀。
5.煲汤时无人看管
6.油锅起火时用水灭火
往油锅里加水时,水比油重,下沉到锅底,接着迅速汽化,汽化的水蒸气会把油锅里的热油带到空气中,形成雾状的油滴,油滴遇到火会迅速燃烧造成爆沸。
二、燃气安全“六字诀”
用气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无论是使用煤气罐还是管道燃气,千万要注意安全燃气安全“六字诀”请牢记!
1.出门前,必关阀
外出前,一定要检查关好气瓶阀门、管道与软管连接阀门和灶具开关。
2.气管线,莫他用
不包裹燃气表、热水器等燃气设施及附属管道,不在燃气设施上捆绑、悬挂物品,避免造成燃气泄漏。
3.易燃品,早清理
燃气灶具旁如果放有易燃物品,应尽快进行清理。使用燃气灶时,切勿在附近使用杀虫剂、花露水等喷雾型易燃品。
4.用气瓶,莫倒卧
使用液化气钢瓶时,钢瓶必须保持直立,不能通过加热、倒放、横放、摇晃钢瓶等方式使用液化气。
5.要通风,勿离人
使用燃气的房间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做饭、烧水时要有人照看,避免汤水溢出造成火灭漏气。
6.灶管阀,须合格
购买选用合格的燃气灶、软管、气瓶、调压阀等,使用带熄火保护功能的灶具。
7.不擅改,不乱拆
不擅自拆、改燃气管道和设备更换气瓶要注意与管线连接牢靠,并检查是否漏气。
8.勤检查,及时换
经常检查厨房燃气软管是否有老化、松脱现象,发现异常要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更换。
9.泄漏时,不开灯
发现燃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触动电器开关,不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进行燃气泄漏检查。
10.有危险,速远离
遇到任何燃气安全事故,要迅速远离危险位置,联系燃气公司和物业,严重的拨打119电话报警求助。
三、如何判断燃气是否泄漏
1.闻臭味
燃气泄漏会有类似“臭鸡蛋”的味道,发现燃气泄漏应保持冷静,迅速疏散家人、邻居。
2.涂抹洗洁精
用洗洁精涂抹在燃气表、燃气管道、阀门等各连接处,如有气泡证明有漏气现象。
3.观察燃气表
关闭家中燃气具,在不用气的情况下,燃气表的指针仍在移动,可判断燃气有泄漏。
四、燃气泄漏怎么办
1.异味明显,关闭气源开窗通风。
2.杜绝明火,不开关电源、电气设备。
3.迅速撤离,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4.撤离至安全区域后,报警抢险抢修。
五、六个必知安全常识
1.定期查软管
定期检查连接燃气具的软管,是否脱落、老化、漏气、磨损,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燃气公司进行更换。
2.用气不离人
用气不离人,厨房禁用第二气源。使用完毕后,要关好灶具开关、灶前阀,若长时间外出,还需关闭表前阀。
3.管道不挂物
不在燃气管道上缠绕电线或悬挂物品,不包裹燃气表、热水器等燃气设施及附属管道。
4.不堆放杂物
燃气表、燃气灶、热水器等燃气设施的周围不要堆放废纸、塑料制品、干柴、汽油、竹篮等易燃物品和杂物。
5.保持安全距离
停放车辆或其他大型设备设施时,注意与燃气管道、调压箱等设施保持安全距离,注意架空管线限高标识,不得强行通过。
6.不得损毁、作他用
不擅自拆除、移动燃气设施,不移动、覆盖、涂改燃气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严禁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接地引线。
参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供稿:应急处置科
一审:谢德雄
二审:詹文青
三审:张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