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林徽因

日期:2018-11-12 17:40 来源:方志委 来源:本网 浏览量:
| | | |

  林徽因(1904~1955年),原名徽音,女,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祖居南后街,后迁衣锦坊、塔巷,生于杭州。民国5年(1916年),随父林长民迁北京。就读于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民国9年4月,赴欧游历,在伦敦结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兴趣。民国13年,徽因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以流畅的英语震惊四座。同年6月,赴美入宾州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课程。民国16年夏毕业,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民国17年春,与梁启超长子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回国一同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徽因回福州探亲一个月,协助其叔父林天民设计东街文艺剧场。并到乌石山第一中学作《建筑与文学》演讲,到英华中学作《园林建筑艺术》演讲。林徽因从小说得一口流利的福州话,后来在北京自家的茶会上也讲福州话。民国20年,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徽因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论文,还为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撰写绪论。此时,还创作发表几十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与福州籍女作家冰心、庐隐齐名。徽因以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的惊人才华被誉为“一代才女”。民国26年夏,在山西五台山发现全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唐佛光寺大殿。次年,为云南大学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女生宿舍。民国29年,随夫迁到四川宜宾。翌年,肺病复发,在病榻上通读《二十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搜集中国建筑史的资料,帮助梁思成修改并完成《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平,为清华大学设计胜因院教师住宅。次年,组织清华学生成立工艺美术设计组。民国37年5月,在《文学杂志》上发表《病中杂诗》9首。民国38年,帮助保护北京的文物古迹,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后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设《住宅概论》等专题课。应邀与几位教师共同完成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任务。1950年,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委员,提出首都城建总体规划草案,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提出修建“城墙公园”的设想。1951年,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修建工作,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又为濒临停业的景泰蓝、烧瓷等工艺品设计一批新式图案,亲自参与试制,改景泰蓝深蓝浓暗的色调为明快、绚丽的鲜浅色泽,获得成功,被称为“景泰白”。1952年,参与中南海怀仁堂的内装修设计,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翌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担任《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还与梁思成合写《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十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1954年6月,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 

  

  (本文摘自《三坊七巷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