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高效能 全力促发展
——福州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机关效能建设速写
效能办对便民办事窗口开展督查。本报记者 包华摄
2024年是福州机关效能建设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效能办持续深化拓展机关效能建设,把践行优良作风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体现,把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标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发力跑道,全力推动政策资源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聚集,用一项项创新举措、改革实招让工作更高效、群众更满意、企业更舒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督帮促动能
1月3日,仓山区启动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其中,仓山区黄山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A区成为14个正式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福州城市发展更新的重点区域之一,仓山区黄山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安置房、综合管网、绿化和市政配套等。但受资金、征迁、电力迁改等因素影响,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受到制约。如何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市效能办创建重点项目建设“督帮一体”机制,多次开展现场督办,对项目建设施工进行实地督查,并协调解决了黄山片区剩余建筑物拆除、电力网线迁改等堵点。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效能督查就跟进到哪里。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效能办坚持“督帮一体、督服并重”原则,定期主动向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收集涉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省级以上下达我市的重点任务(项目)需市里帮助协调的问题,并利用12345热线大数据分析优势,加强分析研判,查找堵点难点、明确时限目标、落实责任要求。
市效能办充分发挥督查“利器”作用,在提升督查效能上下功夫,也有力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带着问题线索到一线开展督帮,既督落实、督进度,也重协调、重服务。”市效能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运用“督帮一体”机制,对一些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基层一线难以解决的问题,采取同步协调方式,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帮助推动问题解决。
一年多来,市效能办赴现场开展一线督帮200余次,帮助基层协调解决问题130多个,有效促进了示范性长者食堂建设、中小学校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工程等12个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连江县宏裕水产标准化厂房扩建、福清万华福建工业园MDI一体化扩能配套项目等48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以服务提质效
“沥青路面出现裂痕,请及时修补”“路面有异物,导致车辆受损”……日复一日,市12345热线平台收到不少市民诉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但是,对于一些多次重复反映的诉求件,如何判断承办部门是否认真履职、及时办理、落实到位?为了不让这类“令人纠结”的12345诉求件过多地占用基层部门的行政资源,切实做到为基层减负和维护群众利益并举,“12345诉求件公众评审机制”应运而生。2024年,市效能办、市12345热线中心创建了“12345诉求件公众评审机制”,召开公众评审会,邀请人大代表、律师、社区干部、企业、群众等公众代表,共同对此类诉求件进行讨论和评审,并提出诉求件办理意见,进一步提高诉求件办理的公信力。
“在形成一致意见后,市12345热线中心还根据会议情况形成了该类诉求件的办结条件及标准,为后续诉求件办理提供借鉴和依据。”市12345热线中心负责人说。
12345热线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市12345热线中心也在不断畅通诉求渠道。
近年来,在福州举办的重要展会、大型活动不断增多,相关的12345诉求件数量也有所增加。如果按照常规的12345诉求件流转模式,无法在第一时间处置此类诉求件,即便承办部门快马加鞭,往往在诉求答复公布时,展会、活动已经落幕。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我市在重要展会、大型活动现场设立了“12345热线专席”,落实“即接即办”要求,由市12345热线中心协同会务组现场解答、办理相关诉求。
“专席联动职能单位按照‘即接即转、即处置即反馈’的原则办理。”市12345热线中心负责人介绍,比如,在2024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期间,一名外籍人士拨打市12345热线反映,希望能够凭护照进馆观展。专席员迅速联动市交通运输局,及时帮助诉求人协调解决了入场参观问题。
同时,市效能办、市12345热线中心还建立了12345热线“线上巡查+线下督办”“不满意件效能约谈交办”“一月一主题核查督办”等创新机制,聚焦群众集中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社情民意分析,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在一次次自我革新中,12345热线积攒了群众的信任,也收获了满满荣誉。过去一年,我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荣获第六次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重点城市A+”等级、2024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A”等级、“为民惠企十佳典范”、“管理创新典范”、“服务群众优秀单位”等10多项荣誉。
以“营商”换“赢商”
“去年上半年,企业提出困难,相关部门就开始对接了。”台资企业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负责人对福州市高效的办事效率深有体会。
原来,企业面临设备老化问题,需更换机器。高昂的更换成本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市效能办、市营商办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晋安区有关单位上门进行服务指导,邀请检验机构专家为企业老化设备“把脉开方”。
这份快捷与到位,缘于福州市将机关效能建设与营商环境建设相融合、相促进。
作为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4年8月,市效能办与市营商办整体运作、一体推进,将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范畴,形成了机关效能赋能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合力。
效能建设只是手段,改善营商环境、为民为企贴心服务才是目的。
“我们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内容,开展现场体验式督查、行政审批卷宗抽查和整改问题‘回头看’核查,督促各单位规范行政审批内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市效能办有关负责人说,2024年共发现问题295个,经督促协调,均已基本整改到位。同时,通过督查发现的典型案例示警,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推动由发现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事情转化延伸,不断拓展效能督查成效。
在效能督查助推作用下,我市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已梳理完成2000余项依申请标准化的政务服务事项,形成了统一规范的线上、线下办事指南,并构建高效透明的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同时,在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推出“精品一件事”共34组,截至目前,所有“一件事”均已完成系统上线,并逐步推广应用。
同时,市效能办还组织市级效能监督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体验式督查,促进各单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体验式督查中,我们从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角度出发,多方收集办事过程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努力做到督在关键、查中要害。”市效能办有关负责人说。
各项务实措施如同阳光雨露,持续提升群众、企业对福州市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获得感。向优而行,厚植发展沃土。过去一年,我市荣获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