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云、刘丹委员:
《关于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的建议》(223050)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重点抓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各项先进技术的推广,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推动我市乡村全面振兴。
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分市、县、乡三级。目前,市本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8个,7个主要农业县(市)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共有48个。机构改革后,乡镇撤销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成立乡(镇)综合技术保障中心,即每个乡(镇)有2个农技推广机构,分别为乡(镇)综合技术保障中心和乡镇兽医站。其中,综合技术保障中心不设置明确的针对性岗位,基本按照辖区内农业产业需要和各产业规模比重,统筹设置岗位,中心“人财物”归乡镇政府管理。畜牧兽医站实行“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实现“办公有场所、下乡有保障、服务有手段”。
2.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合作,市农业农村系统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遴选推介当地农业主推技术,开展农业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推动科技服务农业实效。
3.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禽畜养殖等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现代农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全市共有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2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12个、数字农业基地7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点项目28个。同时,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面向年满16周岁,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服务等人员,各县(市)区根据培育对象和培训方向的需要,科学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计划,优选授课教师和精品教材,开设专题班,采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线上培训、跟踪辅导等形式加大技术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农民互联网技术等多方面素质。2021年我市共培训高素质农民20976人次。
4.加强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一是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县区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拓宽农技员选聘渠道,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退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及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选聘一批产业紧缺、农民急需的特聘农技员,广泛服务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一线,二是强化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组织开展部、省、市、县分级培训,2021年全市培训农技人员732人,其中部省骨干班113人、市级培训班150人、县级培训班469人;三是采取“定向培养”“免费就读”“绿色通道”等方式以及本土化就业办法,组织招收乡镇农技推广紧缺专业定向委培生,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下一阶段,我局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针对当前我市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困难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一是继续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加大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退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及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选聘一批产业紧缺、农民急需的特聘农技员,广泛服务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一线。二是组织开展“农业专家八闽行”活动,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选派100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农业专家,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重点服务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等所在乡镇、村。
2.加大农技推广应用力度。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力度,突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展示,将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作为推广重点,带动农业生产技术转型升级,有效推进我市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两位委员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以上答复不尽之处敬请谅解。
领导署名:陈 峰
联 系 人:曾 颖
联系电话:0591-83811820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