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日期:2023-08-23 15:19 来源:福州晚报
| | | |

 

“嵩口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鹤形路

千年古镇铸就“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 

“嵩口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清晨,缕缕阳光穿过云层,照在千年古镇上。干净整洁的道路曲折蜿蜒,串联起青砖黛瓦的古民居。直街上,举着旗子的旅游团队鱼贯而入;大门头厝前,本地人黄秋兰在家门口支起小摊,叫卖着自制李干;横街上,柿染艺术节吸引来成群探奇的外地孩童。

嵩口,在热闹的烟火气中苏醒过来,开启了新的一天。

从名不见经传的山水小镇到八方来客的热门景点,从沉睡的“空巢古村落”到年轻人聚集创业的热土,嵩口是怎么做到的?“嵩口模式”乡村振兴路径的成功实践,用“古镇新生”提交了答卷。

近年来,嵩口通过“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三轮驱动,按照“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引入”改造方针,吸引乡建乡创人才入驻成为新村民,以创意唤醒原住民,帮助新村民与原住民互助共赢,活化古镇。“用小投资、微干预,政府引导,激发古镇内生动力,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37℃温暖古镇。”永泰县委书记雷连鸣表示。

“嵩口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古街上聚集了来写生的学子

自然衣 

古厝古街固态保护 

嵩口古镇内保留有成片的历史街区和明清民居建筑群,素有“民间古民居博物馆”之称。对于古厝古街改造,嵩口探索建立“闽台设计运营驻地团队+返乡青年+原住民”模式,聘请台湾“打开联合”团队入驻,采取驻村陪伴服务方式对古镇进行“针灸式”节点改造,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展现古镇古韵。

修砌于宋末年间的鹤形路,是游客游览嵩口古厝群之一龙口祖厝的必经之路,弯曲细长的道路迂回奇特,因形状似仙鹤长颈而得名。2014年,鹤形路已有多处损毁,有的路段被周边新老建筑物占用,有的路段的土墙被拆,盖上红砖,失去古朴韵味。

“为了复原鹤形路的原貌,我们四处寻找土墙原材料,还邀请到会夯土工艺的老师傅来修筑。”“打开联合”团队派驻大陆前执行长、台湾建筑师邓海说,鹤形路牵连着龙口祖厝郑氏家族的世代祖训和文化,夯土围墙象征鹤颈的皮肤,泥土道路象征仙鹤的食道,因而重修的方案也要做到对郑氏家族的尊重。

施工过程中,夯土工艺师傅试验了不同来源的泥土和配比,甚至专门找到木工师傅做了一套迷你版夯土工具,打样实验改良传统工法,全方位还原鹤形路最初风貌。

除了鹤形路,黎照居、嵩口供销新社等许多百年老宅经过精心修缮,引入新兴业态盘活人气,成为客流不断的网红打卡点。

“嵩口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林登炎在用竹篾编制物件

传统魂 

优秀文化活态传承 

讲好嵩口故事,擦亮古镇特色文化名片。嵩口创新性发展文化旅游、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展示展演等产业,有序恢复古镇赶圩节、三出宴、伬唱、纸狮等民俗活动,打造民俗博物馆等文化阵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重塑本地人的文化自信,为古镇复兴培根铸魂。

位于横街的林记竹艺店,常常被好奇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剖竹、刮篾、拉丝……几根篾条在竹篾匠林登炎手中灵活翻转,一横一竖,经纬相接,一顶小巧的斗笠就诞生了。今年74岁的林登炎,19岁时就开启了竹编生涯,如今是永泰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早年间,许多和我一样的竹篾匠因为手艺无法谋生,都离开嵩口外出打工,最萧条时,整个镇里仅存三位竹篾匠。”林登炎告诉记者,时代发展,批量生产的工业化农具迅速占据市场,手工竹制的箩筐、米筛等产品逐渐无人问津,嵩口的竹编手工艺产业也开始走下坡路。

而转折,从“打开联合”团队入驻嵩口时出现。“我们对竹编产品重新设计,开发出竹编灯具等功能性产品用于文创店、民宿。”邓海说,团队还指导林登炎创新产品,结合消费者需求制作竹编发簪、文创摆件、弓箭玩具等旅游伴手礼,打开了竹编制品的销路。

销路有了,手艺人的生活有了保障;文化复兴,让手艺传承有了盼头。嵩口在接待各类研学游、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中,开设非遗项目体验课,邀请林登炎等手艺人当授课老师,让传统手艺和工匠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现代骨 

新旧业态融合共生 

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引入新兴业态,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生命力。嵩口推出“温暖古镇”共建公益计划,秉持“政府搭台、创业者唱戏”的理念,建设符合嵩口古镇特色的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咖啡馆、书店、电影院等现代业态在古建筑中扎根,黎照居、木工坊、长坪寨星空露营地等特色业态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消费体验。

今年夏天,又有一处老宅完成更新改造,一颗李梅,在老宅内,有了自己的IP形象。老宅坐落于大樟溪畔,前身是当地人家一栋年久失修的祖屋,经过村北村南闽台建筑师团队改造修缮,现以永泰李梅文化体验中心的形式对外开放。

永泰李梅文化体验中心从品种、生态、制作、种植4个方面展现永泰李梅产业发展的全貌。团队主理人石浩男和谢方玲夫妇介绍,该中心还提供研学、会议办公、住宿及餐饮等服务,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打造有文化底蕴、有地方特色、有时代新意的乡村产业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