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安商·榕法力量 | 院校合作 益企护航

日期:2024-09-11 20:52 来源:福州中院 浏览量:
| | | |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司法实践只有和法学理论及时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应对科技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9月9日,福州中院知产庭四级高级法官李然应邀出席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学院举办的首期“公共法律服务会客厅”活动,以“知识产权审判实务中的热点问题”为主题做了一场法治讲座。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上海市松江区司法局等社会各界代表与关注者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共同探讨知识产权的理论前沿及其社会服务等问题。

 

 

  福州中院四级高级法官、福州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李然介绍了福州知识产权法庭自建庭以来的审判情况,包括“三审合一”“两协同”“技术调查官”等机制建设,并分享了知识产权审判实务的前沿热点问题。著作权领域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和作品类型法定问题;结合AIGC可版权性在一些国家的不同法律实践,列举我国了近期文生图案以及Dreamwriter 生成文章案等具体案例;2020年《著作权法》修订后,作品类型从封闭式改为开放式,对司法审判产生的影响;从审判实务的视角出发,详细剖析了AI时代著作权司法保护所面临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商标侵权方面,重点问题是通用名称与商标权的冲突,如“稻花香”案确立了通用名称认定规则;注册商标与企业名称之间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还需考虑商业标识完整的历史渊源。专利审判中,涉外高科技领域专利案件增速较快。同时,植物新品种权纠纷频发,判赔金额较高,显示了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者以及行政执法部门的代表们纷纷就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向李然法官提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展示了福州中院已成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优选地”和审判高地,也为进一步做好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提供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公共法律服务会客厅负责人、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杨凯教授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此类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学者及实务工作者,围绕企业关心的法律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造更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下一步,福州中院将持续围绕着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和司法服务的工作特点,按照《福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17条工作举措》的部署和安排,不断推动惠企安商举措落实落细,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向好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