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法院:积极推进全流程电子诉讼,着力打造审判质效新高地
强化数字赋能,优化诉讼流程
畅通“全天候”立案通道、实行“全覆盖”在线庭审、推进“全流程”在线诉讼......福州法院积极探索全流程电子诉讼,极大缩短了案件审理时间,提高了审判质效。
为从源头减少纸质卷宗产生,福州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诉讼服务终端等途径开展网上立案,在线办理诉讼事务。2022年,全市法院共应用网上立案32330件,在线送达83777件次,司法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参加庭审,是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最为广泛的一环。近年来,福州法院加快实现代科技与审判融合,开展在线庭审建设。“开庭前,当事人通过庭前会议功能在线进行举证、质证,厘清案情脉络。庭审时,当事人进入内嵌语音识别、三方同屏、同步录音录像等技术的线上庭审室,庭审活动全面数字化。庭审后,当事人在线签署庭审笔录,同步回传打印,真正实现足不出户‘打官司’。”福州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市法院在线庭审9363件,网上调解10969次。
让简易民事合同类案件先行,探索推进全流程在线诉讼应用,完成线上线下新融合,福州法院稳步推进全流程在线诉讼。2022年2月7日,福清法院完成福州首件全流程无纸化电子诉讼案件,七个工作日做到从立案、结案到归档的全流程,2022年完成全流程在线诉讼案例244件,并及时收集案例样本,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全流程在线诉讼运用到更多类型的案件打下基础,不断提升审判质效。
推进智慧建设,力促司法便民
闽侯法院全省率先引进档案数字化社会化服务,保障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自主研发ITC诉讼服务自助终端在全省推广,完成高清科技法庭全覆盖;仓山法院大力推进以电子卷宗为主,纸质卷宗为辅的案件审理模式,打造“e仓法”线上一体化诉讼平台,为法院全业务、全流程提供信息化支持和辅助,涵盖互联网立案、在线调解、多渠道集约送达、在线庭审、裁判文书智能生成、电子卷宗一键归档等模块,有效提升各项工作质效......这些都是福州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缩影。
近年来,福州法院以“智”为翼,以慧提效,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司法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依托智慧平台,全方位推进在线办案模式,逐步建立完善信息时代智能化办案机制。深化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信息化技术与业务工作融合,深化无纸化办公办案场景应用,推广线上文印中心运行,推动庭审现场可全流程溯源,有力有效监督案件审理和执行各环节。打造多元渠道,通过人民法庭窗口、机关诉讼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成果,通过在线服务福建APP、闽政通、云上法庭等参与网上立案、材料收转、费用缴退、在线送达、线上庭审,随时随地完成举证、质证,实现案件信息实时查阅,及时了解案件进程,切实做到“一次不跑,案件全了”。
建强体制机制,锻造坚实保障
硬件设施是智慧法院建设的基础,软件设施是智慧法院建设的升华。近年来,福州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智慧法院建设”新理念、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在建强在线办公办案基础上下功夫。
福州法院将全流程在线诉讼应用目标细化至每个基层法院、每个业务部门,根据推行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确定推进时间表,及时研究会办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着力健全工作机制。
坚持严督实考,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将全流程电子诉讼应用纳入法院营商环境工作目标考核,激励全院广大干警积极推行全流程应用。
此外,强化宣传引导,挖掘全流程在线诉讼办案先进典型,正面引导广大干警全面推进无纸化办案。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门户网站等自媒体,积极宣传福州法院在推进在线诉讼工作中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不断提升在线诉讼水平。
福州两级法院将继续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着力构建立案、审理、开庭、裁判、结案、归档等全流程“云”办案新模式,不断深化电子诉讼体系建设和办案运行机制创新,为提升司法审判能力插上“智慧”翅膀。